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文专业,历史专业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108107       资源大小:62.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文专业,历史专业毕业论文.doc

    重源慎流从戴震对诗经国风的研究浅析其训诂学的主要倾向摘要:戴震是清代干嘉考据学皖派的正式创立者,从他对诗经·国风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在训诂上的一大特点是重视词的基本义,向词稳定而可靠的意义回归而非变得更为险怪。虽然他并不因重视词的基本义而抛弃对语境义的探索和说明,但是他反复批评的是错把语境义当成词义的现象。戴震确定词义的方法上的保证主要是“贯群经”。他这样的学术倾向和方法,既是考据学量的积累的结果,又是质的提高。关键词:戴震;诗经;训诂;词义与语境义;清代干嘉考据学戴震是干嘉考据学皖派的正式创立者,涉猎极广,卓然大家。本文略窥一斑,就其对诗经·国风的研究作一个粗浅的分析,试图找出其学术上的特点。据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戴先生于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时31岁)成诗补传,后更名为毛郑诗考正(下文称考正);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时44岁)成杲溪诗经补注(下文称补注)。1这是本文所用的材料。前者乃全诗的札记,后者仅成周南召南两卷,但详列经文和毛传、郑笺、朱子集传,末下己意。二书在意见上没有多少歧异。因补注晚出而文详,故优先引用。一、训诂上重源慎流的倾向(一)在词义和语境义之间向词义回归在特定的语境下,一个词(常常)会临时性地表示特定的意思,有人称之为“语境义”。从严格意义上说,语境义算不上词义。如果把语境义等同于词义,那么一个词的义项就会极为庞杂,不可能符合社会交际的需要。但词义的引申、分化,恰恰是以语境为条件的。如果某种语境反复出现,相应的语境义就可能脱离原语境而进入词的意义系统,成为其稳定的义项,甚至在将来发展成最常用的义项乃至唯一的义项。戴震在考正和补注中,能够并且非常注意区分词义和语境(义)。在二者之中,他作者简介:王小婷(1978-),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讲师,北京大学中文系07届博士毕业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1漆永祥老师(1998:116)把毛郑诗考正和杲溪诗经补注都算作戴震前期的著作,由此认为戴震在乾隆二十二年见惠栋之后其学术“发生转折性变化”,“治经由汉宋兼采到独重汉儒”。这显然是不成立的。积极地提醒人们向词义一方回归;虽然他并不由此而抛弃对语境义的探索和说明,但是他反复批评的是错把语境义当成词义的现象。所以我们认为,戴震在训诂上的一大特点是向稳定而可靠的意义回归。由于这些意义通常存在时间较早,是词义引申、分化的源头,所以我们把戴震的这种特点概括为“重源慎流”。(二)反复批评“缘词生训”戴震的这个倾向从他在考正、补注二书中反复批评“缘词生训”中体现得很清楚:例1周南·螽斯首章:“宜尔子孙振振兮”,毛传:“振振,仁厚也。”补注:“振振,仪容之盛也。”自注:“毛诗于振振公子、振振君子,皆曰信厚也;于振振鹭曰群飞貌。晋童谣:均服振振,杜预曰:盛貌。韦昭云:威武也。缘词生训,故说各不同。”1(P1121)例2唐风·蟋蟀首章:“岁聿其莫”,毛传:“聿,遂。”补注以“聿”为“辞助”,并说:“传于岁聿其莫释之为遂,于聿修厥德释之为述;笺于聿来胥宇释之为自,于我征聿至、聿怀多福、遹骏有声、遹观厥成、遹追来孝并释之为述。今考之,皆承明上文之辞耳,非空为辞助,亦非发语辞。而为遂、为述、为自,缘辞生训,皆非也。”1(P1184)这两例,尤其是例1,一般认为是“随文释训”指(从基本的词义出发,正确)揭示该词在特定语境下特定的意义。根据这一原理,同一个词同一个意义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相近而又不相同的训释。不但不奇怪,甚至值得肯定。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欥”字条下就把例2中毛传、郑笺的前后不一称为“因文分别”,不认为有什么错误。然而,戴震对这种现象(他称为“缘词生训”)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2不过例2确实不如例1那样没有争议。毛郑的训释的不同,很难认为是语境的不同造成的。当我们看到下面一例之后,会对戴震的用意有更加明确的了解:例3召南·草虫首章:“趯趯阜螽”,毛传:“阜螽,蠜也。”补注:“螽之属不一,螽其统名也;草虫则凡小虫草生者之通语也。尔雅:蛗,螽蠜。草螽,蝜蠜。蜤螽,蜙蝑。蟿螽,螇蚸。土螽,蠰溪。盖因诗辞而别其名,以傅合之。尔雅,周秦之际所记,解释诗书往往缘词生训。以为尽可证实,则违经矣。”1(P1132)可见戴震不是反对随文释训,而是反对没抓住真正的词义,只为了解通某一特定的句子,而制造2段注明显带有为毛郑开脱、辩护的味道,我们猜想这是因为戴震批评在先,而段玉裁想纠其偏(或者仅仅是为了立异)的缘故。特定的解释。随文释训默认的前提是从基本的词义出发,离开这个前提,自然就变成戴震所批评的“缘词生训”了。在实践中,“随文释训”和“缘词生训”之间常常只有一步之遥。戴震虽然严厉地批评“缘词生训”的错误,但并不因噎废食。他仍然注意发掘特定语境下语词的所指。例4周南·芣苢首章:“薄言有之”,毛传:“有之,藏之也。”补注:“有之,睹其有也。”1(P1123)按:体味补注之意,应该是觉得毛传揭示的语境义不合适,试图扭毛传转过于坐实的倾向。不过此处径解为“拥有”即可,戴震说“睹其有”,也略嫌拘泥。例5周南·芣苢二章:“薄言掇之”,毛传:“掇,拾也。”补注:“掇,穗折之也;捋,一手持其穗,一手捋取之也。”1(P1123)按:毛传训“拾”,是“掇”的词义,而戴震讲的却是“掇”在特定语境下的所指。戴震讨论语境义的例子相当少,其努力方向不在于此。而且就前面这两个例子看,戴震的解释也未必成功,不见得就与“缘词生训”存在截然的界线。(三)重源:对古义的发掘许多词的某一语境义后来上升成为该词主要的意义,原先的词义反而晦而不明了。凡此,戴震都注意揭示其本来的意义:例6豳风·七月二章:“殆及公子同归。”考正曰:“经传中男女皆曰子。后为公子裘,自豳民之男子言之,谓豳公之子也。此及为公子裳,自豳之女子言之,谓公之女公子也。言者异其所指,因之而异。”1(P1189)按:“子”的语境义男子早已成为“子”近乎唯一的义项。戴震发明了“子”原来的意义,由此解释了“子”表示女子的现象。“言者异其所指”一语,非常精辟。例7周南·汉广首章:“不可休思”,补注引尔雅:“休,荫也。”1(P1124)按:这一意义今天已被“止息”的意思取代了。(四)慎流:慎用罕见之说然而,汉注中后人看起来很古怪的训释,戴震却往往不当作古义来理解,而是做了更普通、平实的解释,从而向习见的意义回归。例8周南·樛木首章:“福履绥之”,毛传:“履,禄也。”补注:“诗言福禄者多矣,此独言福履,盖身之动履,无非福祉吉事,是谓福履。”1(P1120)例9周南·葛覃二章:“葛之覃兮”,毛传:“覃,延也。”补注:“覃,长也。”自注:“覃字本义,说文云:长味也。故因以为凡长之通语。生民诗曰:实覃实讦。”1(P1116)按:“覃”还有一义为“深”,所以“长”为较早的意义是很可能的。至于“延及”的意思,或许是个引申义,因为后世确有用例;但我更怀疑后世的用例是文人根据毛传的训解生造出来的。3戴震这种慎流的倾向,同以惠派汉学为代表的训诂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惠派学者奉汉人旧注为圭臬,不辨对错。汉人因“缘词生训”产生的错误,他们继承了下来;汉人“随文释训”,对语境(义)的正确解释,被他们错当词义来接受。据守前人(汉人)训诂,虽然表面上也具备广征博引、言之有据的形式,但其实是绕过了分析语言事实的工作而采取的偷懒的办法。戴震最重语言事实,又能从理论上区分词义和语境(义),所以对汉人训诂有分析,有批判;于是,其结论反而向平实、易懂回归,与宋儒颇有相似之处。4区分词义与语境(义),前已反复言之。戴震重视语言事实,从他没有犯王力先生所说的“偷换概念”的错误,可略见一斑:例10召南·江有汜二章:“其后也处”,毛传:“处,止也。”郑笺:“嫡悔过自止。”1(P1144)这是汉儒惯用的偷换概念。“处,止也”的训诂虽然并不罕见,但任何一个注重语感的人,都能自发地感到毛郑以此来解释这句话是存在问题的。补注并未引用这个意见,而直接说:“既悔则不失其相处之常矣。”5(五)大量运用声训声训利用同源词来解释词义,而且往往是使用体现较原始的意义的词来解释,所以也使词义更加平易化。戴书中大量运用声训,这鲜明地体现了他重源慎流的倾向。戴震的个人发明,笔者找到两例:例11周南·葛覃二章:“维叶莫莫”,毛传:“莫莫,成就之貌。”补注则认为:“莫莫,犹幕幕也。”1(P1117)例12桧风·匪风首章:“匪车偈兮”,补注:“汉书·王吉传引此作揭兮。揭者,疾3这就像书画题字中的“雅正”一词。“雅”可训“正”,但原本并不是匡正、指正的意思。4请参看例17、例19和例25。5当然戴震的解释恐怕仍是曲说。闻一多诗经新义读“处”为小雅·雨无正“鼠思泣血”的“鼠”,训忧,好像比较好。不过我们更关心的是,戴震为什么在这里不把他所立异的误说引出来?我们猜想如果不是无意漏掉的话,就是因为偷换概念式的训诂习惯根深蒂固,戴震不想引起太大的麻烦。

    注意事项

    本文(中文专业,历史专业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上***)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