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循证病例报告看我国循证临床决策过程.pdf
CHINJEVIDBASEDMED2008,811102010231020CJEBM2008EDITORIALBOARDOFCHINJEVIDBASEDMEDWWWCJEBMORGCNPRACTICEANDCOMMUNICATION从循证病例报告看我国循证临床决策过程李范赵玉虹中国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系(沈阳110001)摘要目的调查我国循证临床决策过程中的证据检索、证据评价和后效评价的现状,剖析各环节的影响因素,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同时对循证病例报告的撰写提出建议,从而为推动循证临床决策向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提供信息支持。方法以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部分)检索到的111篇循证病例报告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循证病例报告结构化调查表对循证病例报告全文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提取,然后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循证临床决策的证据来源复杂多样,但使用率最高的两个数据库为MEDLINE/PUBMED(8208)和COCHRANELIBRARY(6038);医生对检索工具掌握程度不一;3063的循证病例报告详细描述了检索策略;901%的循证病例报告提及检索策略的调试过程。医生都对证据与疾病本身的相关性进行了评价,但很少能够结合来自患者本身和外界的各种因素来评价证据。有74篇循证病例报告(6667)对证据质量进行了评价,而证据评价的方法主要是单纯利用分级的方法(5000)。8559的循证病例报告提及了后效评价。结论我国临床各科室在对患者服务时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循证决策的方法,但在循证决策过程中的证据检索、证据评价和后效评价环节尚存在一些问题,说明医生的信息素质偏低、缺乏循证医学知识。建议加强医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和循证医学教育,从而提高医生的循证临床决策能力。撰写循证病例报告时,建议提及检索策略的调试过程、详细交代检索工具、检索策略以及每个病例的后效评价情况。关键词循证临床决策;循证病例报告;现状调查INVESTIGATIONONTHECOURSEOFEVIDENCEBASEDCLINICALDECISIONMAKINGINCHINABYEVIDENCEBASEDCASEREPORTSLIFAN,ZHAOYUHONGFACULTYOF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