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搭建新课程实施的支架———论教师的课程理念更新.doc

    • 资源ID:112625       资源大小:37.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搭建新课程实施的支架———论教师的课程理念更新.doc

    搭建新课程实施的支架论教师的课程理念更新王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0)摘要: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解释者,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达到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具备新的课程理念。关键词:教师课程改革新课程新理念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解释者。任何课程只有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纵观中外课程改革发展历史,教师的参与程度和状态如何对新课程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推行。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任何课程改革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样不能回避教师的问题。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认同意义重大,教师必须以新的理念来理解和实施新课程。一、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育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和课程。其中,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学生作为身心未成熟的学习者接受教育,以缩短他们与成人社会和主流文化之间的差距。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是借助于学校课程这一中介发生作用的。因此,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与实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课程改革史上很多规模宏大、计划周密的课程改革并没有成为课程改革成功的范例的原因更多是最初的课程改革计划并没有被教师很好地理解并推行下去。尽管教师不是课程开发的构成要素,但是教师却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在这一点上,人们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共识。课程开发一般包括如下过程:课程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课程评价。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课程开发的要素,但教师潜在地影响着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课程的实施。正是课程的实施基本上是由教师来承担这样一个现实,决定了教师对课程实施的直接影响地位。首先,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解释直接影响着课程推行的效果。课程为学生而开发,必须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所开发出的课程的效果。但在课程与学生之间,教师乃是连接课程与学生的中介。其次,教师的课程观念和课程意识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对于课程实施,任何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解。教师不同的理解必然导致课程实施的取向不一样:教师要么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充当“传声筒”角色;要么根据具体情境对课程目标、内容、组织方法等进行调整,以适应具体教学;要么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造新的课程经验和教育经验。无疑,不同的实施取向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教师作为“传声筒”,那么教师只能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信息传递,进行有效的“刺激反应”。虽然效率很高,但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教师对课程的调整和改造是使课程与具体教育情境相适应的重要途径,是课程实施成功的基本保障。如果教师对课程进行重新创造,那么教师实际上成了课程创新的主人,是创造者。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教育经验,那么教师就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和学生成为建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主体。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无论教师采取哪种实施取向,他们都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由于课程改革不可能面面俱到、尽善尽美,为了使课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教师对于课程的调整或“二次加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解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重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帮助教师有效地实施课程是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因此,新的课程改革不能忽视教师的因素,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二、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1.新课程目标对教师的要求。课程目标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它体现着课程编制者的意图,同时也为师生的教学活动规定了方向。以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仅仅关注认知性目标,教师只看到学生缺乏知识和经验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们潜在的能力、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结果培养的学生没有个性,没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而新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是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在品德、智能、审美、体质几方面分别构建认知、情感、技能目标甚至更深层次的目标。它改变了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可见,新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是完整的、开放的,它一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也对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理念与行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新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对教师的要求。以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属中央集权制,实行统一的课程标准和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改变了繁、难、偏、旧和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包括自然、社会与自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站在课程的制高点上,既能在客观上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者的关系,又能在微观上把握所任学科的课程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开发校内外资源。这对教师来说既是施展个人才华的良好机会和有利条件,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3.课程实施对教师的要求。长期以来,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权威,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是一种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新基础教育课程对这种教学过程提出了挑战,它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载体、传播知识的工具,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是双向交流和驱动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应更加尊重和信任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他们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在课程的实施中要形成良好的角色转换机制,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既可以是传道者、引路人,也可以是学习者、意见倾听者;既可以是良师,也可以是益友,努力创设一种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宽松合作的、开放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师生氛围。教师能否摆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将成为课程实施的关键。三、新课程对教师课程新理念的呼唤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历来被看作是课程的“推行者”。教师的职责就在于教书,在于把课程(教学材料)忠实地传达给学生。在这种观念下,教师从来就不关心课程问题,认为课程的研制和开发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的事情,与己无关。其实,课程与教师的关系从来就是密切的。在制定的课程与学生接受到的课程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着一种经过教师运作了的课程,国外学者称为“操作的课程”。这种操作的课程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课程实施时对课程作出新的解释然后传授给学生的课程。操作课程的存在说明教师与课程密不可分,教师应该改变课程与自己无关的观念,积极参与课程变革,以新的观念理解新课程,从而确立适合新课程的新理念。1.正确认识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首先是人本化取向,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取向,正确认识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新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兼顾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突出人的发展价值。一方面考虑了人的需要,另一方面注意发挥人的主体性并注重学生的差异,突出学生个性。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不再以单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为目的,而是以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主旨,主张知识、能力、品德等多方面的发展,特别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正确看待学生角色的变化。新课程要求学生从课堂上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选择者、意义的自主建构者、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以往的课程基本上是必修课形式出现的学科课程,学生是课程内容的被动接受者。现在的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等,是建立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基础上的,多以选修形式出现。所以,一方面是学生对部分课程有了选择权,另一方面是亲自参与部分课程的形成,课程不是现成的知识体系,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成果。所以,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看作是消极的知识容器,是缺乏力量、只能接受知识的客体。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并拥有无穷的创造潜力,有着自身的力量和不同的兴趣、需要从而去建构知识、寻求意义。如果对学生的观念产生了转变,那么教师就不能再用老一套单向信息传递的方式去教育学生,而应关照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采用个别化、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去学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也给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需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做法。3.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参与课程变革是教师专业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采用课程开发的“中心外围”模式,课程开发的主体是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新开发出的课程作为“产品”推向教师,教师作为“消费者”去“消费”这些课程。教师处于课程开发的外围,没有发言权;加上课程管理体制单一、相对集权化,教师被排除于课程决策和管理之外。因此,课程开发是远离教师的,教师只是课程的解释者和实施者,导致教师不关注课程,缺乏课程意识。另一方面,教师从来就不关心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必要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技能,也很难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结果是反过来又影响了课程的有效实施,造成了课程改革的恶性循环。“三级课程管理”的理念赋予教师以参与课程开发、管理课程的权力,尤其在学校水平上,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必须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开发者。教师增强课程意识对教师实施新课程意义重大。第一,教师增强课程意识有利于加深对课程概念的认识和课程观念的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把课程看作是一些供学生学习的材料。这只是课程内涵的一个方面。在本质上,有了学生才有课程,课程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可见,课程不仅指学习材料,也不单单是学科科目,它还是一种过程、一种意识。教师增强课程意识,就可以超越原有的只是把课程作为学习材料或学科看待的做法,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组织活动以丰富学生经验,在真正的教育意义上对学生实施教育。第二,教师增强课程意识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传统的课程开发就像“接力棒”。课程由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设计出来之后,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接力棒”传到教师手里,由教师进行课程的解释与实施。这样,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程解释与实施的质量。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精神,那么就很难取得好的成效。反观历来的学校课程改革,无论当初的课程设计方案多么理想,其结果往往与课程目标相距甚远。这一方面是课程设计本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要反思教师方面因方百计创造条件去引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为之添柴,使其熊熊燃烧。经验表明:教师要善于设计,把问题蕴含于可观察的材料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自行去发现问题,提出研究的对象,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才迫切,主动参与性才强。其次,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1.专题讲座。我们先后开设了独生子女教育、校园礼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素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等讲座。2.根据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做好心理品质的自我分析,如注意、意志、能力、气质、性格、情绪、人际关系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优势、扬长补短,并且以智促能,以能益智。3.结合小教专业教育见习、实习,调查、分析、研究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积极参加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认真完成观察分析小学儿童注意稳定性的特点、小学儿童兴趣发展的特点、分析了解小学儿童的师生关系、儿童心理鉴定分析等作业,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4.重视实践教学,培养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设计了研究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已有的知识自己选题研究,如:大学生怎样适应高职生活、目前的就业形势要求我们具备的心理素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大学校园的人际关系、小学校园的师生关系、小学儿童的情感与认知等。这种作业形式把教育教学研究与小学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培养高素质的师资是高职小教专业的一项整体工程,其中,联系实际进行心理学实践教学的探讨也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去努力,高职的人材培养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因为,教师往往用自己的观念、态度和意识来解读新的课程政策,他们对课程的认识直接关系到课程推行的效果。当然,教师本身的知识、技能和实施新课程的准备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目标的实现。从教师课程意识的角度来看,要保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教师既要理解设计者要达到的课程目标的涵义、设计者选择现有内容的原因,又要理解在课程设计方案中所蕴含的对课程要素一致性的内在要求。4.教师要自觉培养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给学生一个整体性的课程。教师跨学科知识的素养和协同教学是综合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为了适应综合课程的需要,一方面要在实施综合课程时,教师必需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而不能以传统的分科课程的实施方式去解释和推行综合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转变传统的单科教学的做法,努力在多学科的视野之中丰富学生经验。另一方面,教师间的合作成为必需。教师在各个学科之间是没有交往的,这也是阻碍综合课程实施的一大障碍。因为,任何教师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之间的互补与合作。协同教学就是对此做出的回应。所谓协同教学,就是发挥教师群体的力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教学小组,共同进行课程编制、组织学生活动、开发教与学的资源并完成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而丰富学生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协同教学在于打破原有的独立作业的教学形态,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促成弹性化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发展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在综合课程的实施中,教师主要以跨学科协同的方式进行,就是说,多个学科的任课教师共同完成某一综合课程的授课。当然,协同教学的形式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不断完善,但应当承认,它是综合课程有效实施的一种必要的方式。

    注意事项

    本文(搭建新课程实施的支架———论教师的课程理念更新.doc)为本站会员(ab****e)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