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高职生社会支持的平衡性及其在社会关系与支持类型上的差异研究.doc

    • 资源ID:112982       资源大小:1.09M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职生社会支持的平衡性及其在社会关系与支持类型上的差异研究.doc

    高职教育信息总第10期2012年12月06日0高职教育信息总第10期2012年12月06日1目录*探索与实践.2高职生社会支持的平衡性及其在社会关系与支持类型上的差异研究.2*教学研究.7职业能力结构化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7*学校管理.10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调研报告以苏州地区为例.10*招生就业.13对高职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思考.13*高职要闻.16植根于地方产业的高职院校.16教育部:每500名毕业生须配一名“就业导师”.18【视频】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8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18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发布.21*索引.22高职教育信息总第10期2012年12月06日2*探索与实践高职生社会支持的平衡性及其在社会关系与支持类型上的差异研究刘甜芳;杨莉萍【摘要】以280名高职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高职生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结果发现,高职生在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之间表现为失衡关系且提供支持大于获得支持;二者的平衡性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和支持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社会关系和支持类型是平衡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恩惠感和欠负感是获得支持作用于提供支持的影响因素,而代价损耗是提供支持作用于获得支持的影响因素。因此,要根据高职生社会支持的特点以及他们的需要为该群体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关键词】高职生;社会支持;获得支持;提供支持;平衡性【作者简介】刘甜芳(1985-),女,江西于都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心理研究;杨莉萍(1965-),女,湖北宜昌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研究。【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BBA070013),主持人:杨莉萍。【原文出处】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19期(总第689期)一、引言社会支持是指社会网络成员之间进行的支持性活动,人们可从其所属的社会网络中获取所需的支持,同时也为其他成员提供支持,社会支持包括获得支持和提供支持两方面1。社会交换理论认为,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须保持等价平衡,因为二者的不平衡有巨大的消极作用,如损害人们的自尊,或导致人们不能合理地利用社会支持,等等2。前期的质性研究发现,高职生社会支持的典型特点是平衡性,即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在质或量上保持等价。有研究指出,由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暂时性,而熟人间的关系具有稳定性,能保证下次进行支持性活动的可能,因而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在熟人关系中的平衡不同于陌生人关系中的平衡3。Wellman的研究发现,获得工具支持(财力帮助、物质资源等)往往会使人们体验到消极的欠负感,迫使人们立即采取行动来维持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此外,相比工具支持和陪伴支持(与他人共度时光、消遣、娱乐),人们则更看重情感支持(表达共情、关心和爱意)4。可见,不同的社会关系和支持类型对社会支持的平衡性有不同影响。前期的质性研究发现,高职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同伴和老师。本研究主要探讨社会支持的平衡性在高职生家庭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中以及在工具支持、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上是否存在差异,以期证明社会关系和支持类型是社会支持平衡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恩惠感和欠负感是人们对获得支持产生的两种情感体验。恩惠感是指受惠者在意识到施惠者的支持行为具有的价值或意义时体验到的感激之情,双方较关注对方的福祉而较少强调社会支持的平衡5。欠负感是指受惠者迫于互惠原则(受惠者应回报施惠者、不应损害施惠者等),要等价偿还施惠者而产生的一种债务感,双方对社会支持平衡的要求更为迫切6。为维持社会支持的平衡,体验到欠负感的个体比体验到恩惠感的个体可能会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为他人提供支持须损耗提供者一定的资源,若这种“损耗”未得到补偿,双方未来的支持性活动则很可能受到破坏,甚至因此而中止,因而人们在提供支持后需要获得支持来作为补偿,以维持社会支持的平衡7。DeCook也认为,提供支持耗损的代价越高,人们要求获得的社会支持也越多8。本研究在探明高职生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之间平衡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社会关系和支持类型对这种平衡性的影响,而后考察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以期揭示高职生社会支高职教育信息总第10期2012年12月06日3持的特点,了解高职生社会支持的状况为该群体提供社会支持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在南京地区高职院校范围内,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发放问卷316份,回收280份。其中男生109人,女生171人;文科112人,理科168人;大一97人,大二139人,大三44人;来自城镇的124人,来自乡村的156人;独生子女105人,非独生子女175人。被试年龄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为20.57±3.13。(二)研究工具采用社会支持互惠平衡问卷测量高职生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问卷包括获得支持和提供支持两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各包含社会关系和支持类型两个维度,其中社会关系维度包括家庭关系(6题)、同伴关系(6题)和师生关系(6题)三个项目,支持类型维度包括工具支持(6题)、情感支持(6题)和陪伴支持(6题)三个项目。问卷采用Likert5级评分,从1分(不同意)到5分(同意),都为正向计分。分别计算两个分量表的总得分,用获得支持量表分与提供支持量表分的差表示二者的平衡,得分越接近0,表明二者越平衡;得分为负数,表明获得支持小于提供支持;得分为正数,表明获得支持大于提供支持9。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系数为0.875,获得支持分量表为0.788,提供支持分量表为0.806,其他各维度分别在0.5250.820之间。采用Watkins,Ovnicek和Kolts编制的情境叙事文本,该文本包括恩惠感和欠负感两种测验条件,用于诱导个体对获得支持产生恩惠感和欠负感10。采用DeCook编制的情境叙事文本,该文本包括高代价损耗和低代价损耗两种测验条件,用于测量个体提供支持的高代价损耗和低代价损耗8。抽取领悟社会支持量表11中的“朋友支持”维度(共4题),组成领悟获得支持量表,用于测量个体领悟获得支持,即个体对获得支持的感知。将领悟获得支持量表中的获得支持改为提供支持,如“我会与好朋友讨论自己的难题”改为“我会与好朋友讨论他或她的难题”,编成领悟提供支持量表,用于测量个体的领悟提供支持,即个体对提供支持的感知。量表采用Likert7级评分,从1分(不同意)到7分(同意)都为正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感知到获得或提供的支持越多。在本研究中,两个量表的系数分别为0.908和0.931。(三)数据收集与统计处理采取集体施测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接受恩惠感和欠负感测验的被试各占一半,完成领悟提供支持量表;接受高代价损耗和低代价损耗测验的被试也各占一半,完成领悟获得支持量表。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三、对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一)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之间的平衡性为探究高职生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间的平衡性,对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量表得分的差值与0值进行单样本t检验,结果t(279)=-8.469,p<0.001,说明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差值平均数-4.122与0值有显著差异,二者的差值在社会关系和支持类型上都与0值有显著差异,见表1。表明高职生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之间表现为失衡关系,提供支持大于获得支持。(二)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性在社会关系中和在支持类型上的差异为探明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性在不同社会关系中和不同支持类型上的差异,对二者在家庭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中的平衡性和在工具支持、情感支持、陪伴支持上的平衡性进行F检验,F(社会关系)=6.209,p<0.01,F(支持类型)=13.882,p<0.001,社会关系和支持类型变量的主效应显著。说明二者的平衡性在三种社会关系中和三种支持类型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表1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之间平衡性的单样本t检验为进一步比较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性在三种社会关系中的差异,对三种社会关系中二者的平衡性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2。家庭关系、同伴关系各与师生关系的两两比较都达到显著水平,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的两两比较结果不显著。社会关系变量的主效应主要来自家庭关系、同伴关高职教育信息总第10期2012年12月06日4系与师生关系的差异。表明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在家庭关系(-1.850)和同伴关系(-1.486)中的平衡显著低于在师生关系中的平衡(-0.786)。为进一步比较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性在三种支持类型上的差异,对三种支持类型上二者的平衡性也进行了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2。三种支持类型之间的两两比较都达到显著水平,表明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在工具支持上的平衡(-0.546)显著高于在情感支持上的平衡(-1.421),二者在情感支持上的平衡显著高于在陪伴支持上的平衡(-2.154)。表2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性在社会关系中和在支持类型上的平均数差异检验(三)获得支持对提供支持的作用在恩惠感和欠负感上的差异以及提供支持对获得支持的作用在高代价损耗和低代价损耗上的差异对恩惠感和欠负感条件下的领悟提供支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278)=3.736,p<0.001,见表3,欠负感条件下的领悟提供支持显著高于恩惠感条件下的领悟提供支持。表明体验到欠负感的高职生较之体验到恩惠感的高职生在获得支持后倾向于提供更多的支持。对高代价损耗和低代价损耗条件下的领悟获得支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278)=4.030,p<0.001,见表3,高代价损耗条件下的领悟获得支持显著高于低代价损耗条件下的领悟获得支持。表明高代价损耗的高职生比低代价损耗的高职生在提供支持后要求获得更多的支持。表3恩惠感与欠负感条件下领悟提供支持和高代价与低代价损耗条件下领悟获得支持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四、讨论(一)高职生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失衡关系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支持活动的过程是人们进行“社会交换”的双向过程,而非获得支持或提供支持的单向过程,社会支持交换的双向性要求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间保持平衡12。但有研究指出,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并不具有普遍性,因为人们并非完全依照互惠准则进行社会支持交换13。跨文化研究表明,中国人的“报”具有往还性、角色差异性和增量性。往还性是指中国人强调人际关系的往还而非社会资源的互换与平衡;角色差异性是指施恩者不计回报,受恩者有恩必报;增量性是指“报”的分量往往超过“施”的分量,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即提供支持的量要大于获得支持的量14。因而,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性可能存在文化差异。高职生的提供支持大于获得支持。一方面是因为获得不恰当或不需要的支持,往往会对高职生造成极大的消极作用15。例如,无视高职生的实际需要而盲目为他们提供支持,很可能遭到他们的拒绝,因为高职生不愿自己被视为需要依赖他人“施舍”的弱势群体。高职生固然渴望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但若获得的支持于他们的实际需要毫无帮助,甚至可能会损伤到他们的自尊,那么他们即使在极为需要时也很可能拒绝社会支持。而且,当获得支持超过提供支持且意识到自己无力偿还时,高职生很可能会体验到极大的欠负感而拒绝这样的社会支持,进而导致他们在需要时不能充分地利用可用的社会支持。另一方面是因为提供支持有巨大的积极作用,尽管它会耗损一定的代价,如有高职生说,“能为他人提供支持证明自己还有点社会价值”。另外,中国人提倡“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美好品德,提供支持不仅能获得社会的赞扬,同时也能提高自尊水平、体现自身的价值等。因而在可能的情况下,高职生可能会优先选择提供支持而非获得支持。人们通常认为高职生主要还是“受支持”群体,这与测量结果不符。其原因可能有:第一,高职生对社会支持的日常理解与人们的普遍理解可能有所不同,由于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差,可能放大了给予他人的单方面社会支持(如家庭的经济支持)。这启示我们要看到高职生并非只知一味地索取社会支持,他们同样提供支持。但他们具体提供了哪些支持,其效果如何等问题还有待研究。第二,这可能与高职生家庭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经济条件高职教育信息总第10期2012年12月06日5普遍较差有关,他们所获得和提供的支持可能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多。这需要将高职生与大学生群体做对比研究,才能得出两个群体是否存在差异。最后,问卷测量可能受到社会期望效应的影响,如,对于“你能随时随地接听朋友给你的电话,与他或她聊聊天”这样的问题,被试选择“非常同意”可能是为了使自己表现得更加“友善”,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二)社会关系和支持类型对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之间平衡性的影响Clark,Ouellette,Powell和Milberg指出,人们对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失衡的容忍程度在熟人和陌生人中有所不同。由于陌生人之间关系的暂时性,人们难以确定未来是否有机会补偿这种失衡,对失衡的容忍度较小;而在熟人之间,由于双方关系的稳定和持续,人们在未来有机会弥补这种失衡,因而对这种失衡的容忍度较大16。相比师生关系,更加稳定的家庭关系和同伴关系能保证人们有机会在未来弥补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之间的失衡。因而,二者在家庭关系和同伴关系中的平衡低于在师生关系中的平衡。工具支持和陪伴支持上的平衡高于情感支持上的平衡,Cabral,Ozbay和Schotter认为,这是因为获得工具支持比获得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欠负感和无能感,从而损害人们的自尊和自我价值。因此,为避免工具支持的消极影响,人们会立即采取行动偿还这种“债务”,以维持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间的平衡17,情感支持上的平衡高于陪伴支持上的平衡,是因为人们更强调情感支持的重要性。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许多人认为陪伴支持可有可无,因为陪伴支持必须有情感支持的成分,否则人们很可能会拒绝“没有情感卷入”的陪伴支持18。(三)恩惠感和欠负感对获得支持作用于提供支持的影响以及代价损耗对提供支持作用于获得支持的影响本研究发现,相比体验到恩惠感的高职生,体验到欠负感的高职生倾向于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按照Segal和Sobel的解释,这是因为处于恩惠感状态下的个体容许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失衡,而处于欠负感状态下的个体则更在意二者的平衡19。因而在获得同一项支持时,体验到欠负感的个体比体验到恩惠感的个体更强调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使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这说明恩惠感和欠负感能有效影响获得支持对于提供支持的作用。此外,Sobel指出,个体在恩惠感状态下更注重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之间长期的和形式上的平衡,而在欠负感状态下则更关注二者短期的和数量上的平衡20。处于欠负感状态下的高职生在短期内、数量上较之处于恩惠感状态下的高职生可能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本研究发现,高代价损耗的高职生比低代价损耗的高职生在提供支持后要求获得更多的支持。按照DeCook的解释,这是因为人们根据社会交换的互惠准则,提供支持的损耗代价越高,也要求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维持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如此才有利于社会支持活动的持续进行21。Perugini,Gallucci,Presaghi和Ercolani指出,代价损耗的高与低并不是在代价损耗连续体上的两个孤立点而是两个不等的区间,且区间的大小范围及其在连续体上的分布都存在个体差异22。例如,提供者可能认为其提供的支持为低代价损耗,但获得者却认为其提供的支持为高代价损耗而反馈更多的支持,导致先提供者的获得支持大于提供支持,引起他们的欠负感和愧疚感;相反,若提供者认为其提供的支持为高代价损耗,而获得者却认为其提供的支持为低代价损耗而反馈较少的支持,导致先提供者的获得支持小于提供支持,则容易引起他们的愤恨感和不公正感。可见,高代价损耗者要求获得更多的支持,低代价损耗者则要求获得较少的支持,说明代价损耗能影响提供支持对于获得支持的作用。提供者和获得者双方对代价损耗衡量的一致性对于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同样存在重要影响。五、结论与启示(一)结论首先,高职生在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之间表现为失衡关系,且提供支持大于获得支持。其次,获得支持与提供支持的平衡性在家庭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中,以及在工具支持、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社会关系和支持类型是平衡性的相关影响因素。第三,体验到欠负感的高职生比体验到恩惠感的高职生倾向于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恩惠感和欠负感是获得支持作用于提供支持的影响因素;高代价损耗的高职生比低代价损耗的高职生要求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代价损耗是提供支持作用于获得支持的影响因素。高职教育信息总第10期2012年12月06日6(二)启示首先,重新认识高职生社会支持的特点。我们通常将高职生视为弱势群体,只看到他们获得支持的一面。而研究表明,高职生也同样提供社会支持,而这正体现了他们的价值。为此,应从更积极的方面去看待高职生群体,以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与发展。其次,根据高职生的需要提供社会支持。除家庭和同伴支持外,教师的支持对高职生尤为重要,尤其是学业、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支持。教师应根据高职生群体的特点做好课程计划,使他们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回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此外,除工具支持外,要为高职生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避免他们产生消极的欠负感,提高高职生群体的幸福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第三,加强对高职生群体的社会支持。研究发现,获得支持诱发的恩惠感和欠负感是高职生提供支持、回报社会的重要原因和动机,而且对方提供支持所付出的代价越大,就越有可能唤起高职生的回报心理。因此,对高职生群体应有更多的投入和支持,以唤起他们更强的回报意识和提供行为。参考文献1GeorgeL.K.SocialFactorsandIllnessM/InR.H.Binstock&L.K.Geonge(Eds.).HandbookofAgingandtheSocialScience.NewYork:AcademicPress,1996:255.2WalsterE.WalsterG.W.BerscheidE.Equity:TheoryandResearchM.Boston:Allyn&Bacon,1988:56.316ClarkM.S.OuelletteR.,PowellM.C.,MilbergS.RecipientsMood,RelationshipTypeandHelping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7,53(1):84-103.4WellmanB.ApplyingNetworkAnalysistotheStudyofSupportM/InB.H.Gottlieb(Ed.).SocialNetworksandSocialSupport.BeverlyHills,CA:Sage,1981:171-200.5McCulloughM.E.SavoringLife,PastandPresent:ExplainingWhatHopeandGratitudeShareinCommonJ.PsychologicalInquiry,2002,13:302-304.6GreenbergM.S.ATheoryofIndebtednessM/InK.J.Gergen,M.S.Greenberg&R.H.WIllis(Eds.).SocialExchange:AdvancesinTheoryandResearch.NewYork:PlenumPress,1980:13-26.7TriversR.TheEvolutionofReciprocalAltruismJ.TheQuarterlyReviewofBiology,1971,46(1):35-57.821DeCookP.A.ChildrensUnderstandingofIndebtednessasaFeatureofReciprocalHelpExchangesbetweenPeersJ.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2,28(5):948-954.9McCallisterL.,FischerC.S.AProcedureforSurveyingPersonalNetworksJ.SociologicalMethodsandResearch,1978(7):131-148.10WatkinsP.C.,ScheerJ.,OvnicekM.,KoltsR.TheDebtofGratitude:DissociatingGratitudeandIndebtednessJ.CognitionandEmotion,2006,20(2):217-241.1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G.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53-58.12ClarkM.S.,MillsJ.InterpersonalAttractioninExchangeandCommunalRelationships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79,37:12-24.13SpeechtH.SocialSupport,SocialNetworks,SocialExchangeandSocialWorkPracticeJ.SocialServiceReview,1986,60:218-240.1418陈欣银,RubinK.H.,李丹,李正云,李伯黍.中国和西方儿童的社会行为及其社会接受性研究J.心理科学,1992(2):1-7.15UeharaE.DualExchangeTheory,SocialNetworks,andInformalSocialSupport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90,96:521-557.17CabralL.,OzbayE.Y.,Schotter.IntrinsicandInstrumentalReciprocity:AnExperimentalStudyEB/OL.RetrievedJune20,2012,fromhttp:/luiscabral.net/economics/workingpapers/CabralOzbaySchotterJan2012.pdf.19SegalU.,SobelJ.ACharacterizationofIntrinsicReciprocityJ.InternationalJournalofGameTheory,2008,36:571-585.20SobelJ.InterdependentPreterencesandReciprocityJ.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2005,43:392-436.22PeruginiM.,GallucciM.,PresaghiF.,ErcolaniA.P.ThePersonalNormofReciprocityJ.EuropeanJournalofPersonality,2003,17:251-283.

    注意事项

    本文(高职生社会支持的平衡性及其在社会关系与支持类型上的差异研究.doc)为本站会员(ab****e)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