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关于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pdf

    • 资源ID:113256       资源大小:62.8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pdf

    新西部2007.12期-151-关于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赖红清(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200)摘要:教学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而课堂教学则是高职院校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得书本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是我们教学工作者研究的永恒主题。该文拟从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几大因素分析着手,探讨提高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高职;课堂教学;质量;因素分析;对策关键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教学质量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高职教育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亦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需要关心的重要课题。1.影响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那么如何搞好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呢?其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1培养对象的特殊性课堂教学质量最终反映为培养对象的质量。首先要对我们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有个清醒的认识。从录取分数线、实际教学与管理工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较差是事实,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差。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学习生涯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是问题学生。1.2高职教材的缺乏性高职教育要求教材内容构建应充分体现基础理论适度、够用为度、重在应用能力培养。但由于:一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不力,以致高职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高职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三由于高职教材的缺乏,不少院校不得不采用本科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以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而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的特点。1.3教学内容的不合理性教学内容存在着明显的学科中心的痕迹,难以摆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分类模式,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训练偏后,低年级所学的课程中基本不采用有关专业实例来说明问题,使学生对专业目标不了解,专业意识淡薄,学习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目的性不强,导致理论脱离实际,前学后忘,而且缺乏情感因素的有力促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1.4教学方法的缺乏创新性一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突破,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二是老师讲课的方法仍然沿用“原理例子”的模式,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力争引进国外案例教学的方法,但在传统的重原理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影响下,一个“案例”实际上只起到一个“例子”的作用;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动手”的机会,实验、实训、实习时间不多,即使在实验实训期间,实验实训的目的也不过是验证老师讲授的“原理”,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5现有师资素质的不适应性现有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如下弱点,影响了教学质量:高职教师资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水平没有达到要求,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得不是经过严格的考核,而只是经过常规的认证。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而且在日常教学工作的运行中,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低,实践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教师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2.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2.1加强对培养对象的学习指导2.1.1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积极主动地去引导、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他们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要善于从学生的课堂回应中,不断完善对于教学内容的认识,提高对课堂的控制能力,最终真正发挥教师的课堂教学主导作用。2.1.2提供学法指导。第一,要指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拟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恰当地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安排好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第二,帮助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任务完成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改善、调节自己的学习环境,建立和谐协调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指导,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第三,教会学生有效地利用各种学习工具、学习资料,合理开发其学习资源。2.2优化教学内容2.2.1教学内容必须概念清晰,难易适中。教学内容应该紧紧贴近国家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将一些过时的、理论性过强的不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的内容删除,保留一些基本的、重要的知识点,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需加强,重点在于要让学生掌握方法技巧,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侧重点。2.2.2在课堂授课内容的组织编排上。任课教师在明确教学基本要求,严格使用高职教材的同时,应该注意提炼书本精华,结合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更新,切忌照本宣科;在选择例题进行讲解时,需注意有目的性和代表性,应尽可能从社会现实中取材,贴近学生生活,并通过讲解使学生能从中获得启发,学会如何去提出、分析、解决这类问题,真正理解教学内容中的有关概念和理论。2.3重视教法研究,进行教法创新2.3.1创新课堂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参观学习、课堂答辩、集中指导与个别辅导结合、专题研讨、情景模拟、现场观摩、团队作业、市场考察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取代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其中,通过团队作业与训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作用,在工作与思考中锻炼和提高综合能力。2.3.2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权威式的教学关系,改变唯师独尊的教师观,摈弃僵化、保守的管理手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树立“为学生服务,同学生商量”的教学思想,视学生为朋友,和学生平等相处,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学习,而不是在教师的压力下、被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用广博的知识、可亲的教态、生动的语言,富有吸引力的方法,启发、诱导、鼓励学生提问,对学生的每一点提高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2.4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2.4.1精心组织教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精心备课,教案应以学生的实际知识和实际能力为起点,引入新概念时,新旧要联系,教材难点要分解,重点内容要复述。以此为依据,思考清晰流畅的关于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教育与探索新西部2007.12期-152-讲解顺序和板书(或多媒体课件)的设计。2.4.2强调教学上的自我反思,自我成长。教师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2.4.3教师需要不断强化自己的操作能力。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必须要强化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要努力将自己培养成理论与实践教学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有关专业经验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时常不能正确使用教学设备或缺乏实践能力,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疑惑,进而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教无定法,以上是我个人对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及浅见,仅供大家参考。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和配合,需要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需要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常抓不懈,方能实现最终的目标。参考文献: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41.2AnneCLewis.TrainingforJobs.TheEducationDigest.AnnArbor:Feb2005.Vol.71,Iss.6;pg.71-73.3JohnMMativo.TheChallengeofTeachingTechnologyinaDe-velopingNation.TechDirections.AnnArbor:Dec2005.Vol.65,Iss.5;pg.22-25.赖红清:(1973)女,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经济师,硕士(MBA)。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与企业管理。(上接第143页)大成就。但我们也犯过“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错误。怎样正确认识发展道路上的挫折,这是教师讲课的一大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从世界到中国,从历史到现实,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曲折、波浪式迂回前进的。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讲述中,教师既要用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去感召学生,也不要回避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挫折。要让学生明白,只要我们善于从挫折中认真总结并真正吸取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8.综合与典型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繁多,限于课时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统统讲述。所以,该课程只能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进程,着力阐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总结这个时期历史的基本经验,也就是说它运用综合性的材料讲述近现代史的整体面貌。但要使学生真正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必须选择典型性的历史材料加以说明,也就是说要处理好综合和典型的关系。在选择典型材料时,利用外国人、其他政治力量代表人物,甚至敌对力量人物的评述来进行讲述会更具生动性和说服力。当然,在选择时要注意客观性、准确性和权威性。9.教材与专著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只是提纲挈领地理清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脉络,要让学生对这一历史发展进程有更加科学客观的认识,还必须指导学生在课下阅读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对中国历史的阐述。教师应根据讲授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给出这方面的学习篇目,并对有些文章作必要性的专题讲解。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阅读不同时期著名学者对历史问题进行论述的著作,以及其他政治力量代表人物的著作,以便学生从多个层次和角度进行全面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问题有更加理性的分析和认识。10.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要让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堂的讲授,一定要注重教学的拓展,向第二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拓展。如上海的发展与中国的整个近现代史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上海高校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在课外去参观一些历史博物馆、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等,如“一大”会址、“二大”会址、毛主席故居、宋庆龄故居、张闻天故居、陈云故居,通过历史实物感受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外地学生可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比较不同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提交相应的调研报告。这样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该课教学还可结合团委、学工部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理论上对其活动加以指导。如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等。11.“纲要”与“概论”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其他政治理论课有内容交叉重复的地方,特别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有许多内容交叉之处,这就需要教师要正确处理这些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在讲授这些内容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尽量从历史背景出发,讲清楚理论产生的来龙去脉,不要纠缠于理论本身,给“概论”课更多的空间。另一方面,正如沙健孙先生所说:“与概论课不同,它不是要去展开地论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而是要用事实去阐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2否则,会使学生有理论疲劳之感。12.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功能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发挥其德育作用。但德育作用的发挥又要凭借历史知识的传授,否则就会陷入空洞的说教,难以达到教育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要熟悉教材,精通历史知识,同时又要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从史实出发,由浅入深,引出深刻的理论,进而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提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要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还有许多方面的关系要处理,诸如该课程与中学历史课、思想政治课的关系,该课与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理论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等等。只有正确处理了各方面的关系,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增刊.曹景文:(1965)男,山东嘉祥人,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海外中国近现代史。关于如何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究教育与探索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pdf)为本站会员(ab****e)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