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复合护色液对鲜切牛蒡的防褐变研究.doc

    • 资源ID:138592       资源大小:190.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复合护色液对鲜切牛蒡的防褐变研究.doc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复合护色液对鲜切牛蒡的防褐变研究姓名: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11年5月31日目录摘要.1Abstract.2引言.31材料与方法.81.1材料、仪器与药品.81.1.1试验材料.81.1.2试验仪器与用具.81.1.3试验试剂与药品.81.2鲜切牛蒡的制备工艺.81.2.1鲜切牛蒡制备的工艺流程.81.2.2鲜切牛蒡制备的操作要点.81.3鲜切牛蒡护色工艺研究.91.3.1鲜切牛蒡感官评分标准的确定.91.3.2最佳护色时间的确定.91.3.3最佳料液比的确定.91.3.4单一护色剂最佳浓度的确定.101.3.5正交试验.102结果与分析.112.1护色时间对鲜切牛蒡护色效果的影响.112.2料液比对鲜切牛蒡护色效果的影响.112.3各种护色液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鲜切牛蒡护色效果的影响.132.4鲜切牛蒡护色效果的正交优化试验.153结论.17致谢.18参考文献.19学士学位论文复合护色液对鲜切牛蒡的防褐变研究1复合护色液对鲜切牛蒡的防褐变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影响鲜切牛蒡护色效果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感官评定来确定最佳护色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的0.6%抗坏血酸、1.0%柠檬酸和1.0%的亚硫酸氢钠处理均能很好地抑制鲜切牛蒡褐变,三种护色剂对护色效果的影响顺序为亚硫酸氢钠>柠檬酸>抗坏血酸;在考虑护色时间和料液比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鲜切牛蒡的最佳护色组合为A1B3C3,即0.4%抗坏血酸、0.8%柠檬酸、0.15%亚硫酸氢钠按1:2的料液比浸泡30min,可以有效地防止鲜切牛蒡加工过程中的褐变。关键词:复合护色液;鲜切牛蒡;褐变;护色学士学位论文复合护色液对鲜切牛蒡的防褐变研究2Anti-browningEffectsofaCompoundReagentonFresh-cutBurdocksAbstract:Thetechnologyandconditionofcolor-protectioninfresh-cutburdocksprocessingwerestudiedinthispaper.Onthebaseofsinglefactorexperiments,throughorthogonaltestandsensoryevaluation,theoptimalprocessofcolor-protectionwasdetermined.Theresultsshowedthat0.6%Vc,1.0%citricacidand1.0%NaHSO3hadgoodanti-browningeffectsonfresh-cutburdocksduringstorageperiod.TheeffectofthesecolorpreservativesfromstrongtoweakwasbyNaHSO3>citricacid>VC.Consideringprotectcolortimeandsolid-liquidratio,viaorthogonalexperimentL9(34),theoptimalcolorprotectionwasachievedforfresh-cutburdocksbysoakingfor30minutesandratioofburdockstoliquid1:2followedbybleachinginamixedsolutioncontaining0.4%VC,0.8%citricacidand0.15%NaHSO3.Keywords:compoundreagent;fresh-cutburdocks;browning;color-protection学士学位论文复合护色液对鲜切牛蒡的防褐变研究3引言(一)研究背景1鲜切牛蒡防褐变的研究意义牛蒡,别名牛鞭菜、大力子、东洋参,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是营养价值极高的药食两用蔬菜。主要食用肥大肉质根,叶柄和嫩叶也可食用。牛蒡根不仅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菊糖、胡萝卜素、纤维素、钙、磷、铁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而且含有牛蒡酸、醛类、多炔类及挥发油等多种小分子活性成分1。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高150倍,位居蔬菜第二,蛋白质、钙和膳食纤维的含量位居根茎类之首2。在我国,牛蒡长期作为药用,菜用牛蒡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从日本引种,目前栽培地区集中在山东、河南、江苏等地。随着牛蒡栽培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牛蒡系列产品凭借其独特的香气、纯正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迅速走俏东南亚市场,风靡日本、韩国和我国福建、广西、台湾地区,日益受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青睐3-5。现代研究表明,其综合营养价值优于其他蔬菜,可以日食而无任何副作用,且对体内系统的平衡具有复原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通肠润便、降血压和降血糖的功效6。牛蒡根的生理活性和其中所富含的菊糖息息相关,菊糖可以预防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结肠癌、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便秘、肥胖等疾病7。此外,牛蒡根中含有的多炔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多酚类物质,如咖啡酸、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癌和抗突变的作用。作为药食两用的蔬菜,在日常饮食中,牛蒡的食用方法颇多,洗净去皮切块,置于凉水中浸泡片刻沥干,可与肉炖,可煲鸡汤或排骨汤,也可与大米、薏苡、大豆、芝麻等一同煨粥,还可切丝用沸水焯一下挤干,加香醋麻油等调料作凉拌菜食之。在食品加工中,牛蒡主要用来加工成速冻牛蒡、鲜切牛蒡、脱水牛蒡片、牛蒡茶、牛蒡软罐头、盐渍牛蒡等,此外还有牛蒡速溶冲剂、牛蒡饮料、牛蒡低糖脯、牛蒡保健香肠、牛蒡营养棒、凝固性牛蒡酸乳、香脆牛蒡条等8-12。其中,鲜切牛蒡以其自然、新鲜、方便、卫生、环保、营养、百分之百可食的优点,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13。鉴于牛蒡自身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出口前景,以及人们的生活节奏、养生理学士学位论文复合护色液对鲜切牛蒡的防褐变研究4念,鲜切牛蒡具有广阔的市场消费前景14。牛蒡经过鲜切加工后,表层细胞组织结构受到伤害,原有的保护系统被破坏,容易引发一系列不利于贮藏的生理生化反应,如呼吸代谢加快、乙烯产生加速、酶促和非酶促褐变加剧、切分表面木质化等,同时由于切割造成细胞破裂,导致一些营养物质流失,从而会降低果蔬组织自然抵抗微生物的能力,易发生微生物污染,甚至还会造成食物中毒,所有这些变化都会加剧鲜切牛蒡品质的下降,缩短货架期,大大降低其商品价值15。其中,褐变是主要的质量问题。虽然褐变作为果蔬本身一种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一般不会影响果蔬的食用品质,但是褐变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颜色,同时造成抗氧化成分的降低,从而降低商品价值,造成经济损失9。同时,颜色在食品的选购、偏爱性和可接受性上起关键作用,有时,颜色甚至会影响人们的口感、甜度感和满意度16。因此,研究防止鲜切牛蒡褐变的有效方法,不仅可以改善其外观,延长货架期,提高商品价值,减少经济损失,而且有利于扩大化生产,为牛蒡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2鲜切果蔬褐变的原因鲜切果蔬在加工过程中产生褐变的主要原因是酶促褐变,其次是非酶促褐变。关于酶促褐变发生的机理,研究者先后提出了乙醛乙醇毒害假说、自由基伤害假说、维生素C保护假说、酚酚酶区域化分布学说等理论,由于植物组织生理活动的复杂性,这些理论都只能解释酶促褐变的部分过程和结果,不能全面阐明其发生机制。目前,酚酚酶区域化分布学说是人们比较接受的学说,Mayer和Harel指出,正常的植物组织不发生褐变与细胞内酚类物质和PPO(多酚氧化酶,又称儿茶酚酶)的区域化分布有关17。酚类物质分布在细胞液泡内,PPO则分布在各种质体或细胞质内,当果蔬原料在加工中受到机械损伤时,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酚类物质与PPO接触,在氧的参与下使酚类物质氧化成醌,进行一系列的脱水、聚合反应,最后形成黑褐色物质,从而引起褐变。显然,从上述学说中可以看出,酶促褐变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酶类、酚类物质和氧,三者缺一不可。研究表明与鲜切果蔬褐变相关的酶类包括酚酶、过氧化物酶、酪氨酸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脂氧合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酚类物质包括邻苯二酚、儿茶酚、愈创木酚、绿原酸、咖啡酸、没食子酸、酪氨酸、花色素、黄酮类物质等,它们在完整的细胞中作为呼吸传递物质,在酚与醌之间保学士学位论文复合护色液对鲜切牛蒡的防褐变研究5持着动态平衡10。非酶促褐变是在没有酶的参与下反应而形成的褐变,这种褐变不仅使果蔬制品色泽变差,而且还会破坏一些营养成分,从而影响产品风味,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引起非酶促褐变的主要反应类型有美拉德反应、抗坏血酸自身氧化、酚类物质与某些金属离子反应等18。3鲜切果蔬防褐变的方法在生产加工中,非酶促褐变不仅比酶促褐变发生的几率低,而且比较容易控制,因此,鲜切果蔬防褐变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如何抑制酶促褐变。酶促褐变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酚类物质、酶类和氧气,因此,可以从减少酚类物质的含量、抑制酶类的活性、降低氧浓度三方面入手来控制褐变的产生。到目前为止,从物理、化学、生物角度防止酶促褐变的方法有低温保鲜、热处理、超滤、加压处理、抽真空、电场处理、气调包装、可食性涂膜、护色剂处理、植物提取液、酶法、基因工程等13。防止果蔬非酶促褐变的主要方法是应用护色剂及低温贮藏19。可以看出,采用护色剂处理鲜切果蔬不仅可以同时抑制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此外,护色剂处理还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切实可行的优势,有利于在果蔬的生产加工中广泛采用。(二)复合护色液防止鲜切果蔬褐变的研究现状对于复合护色剂的防褐变研究,涉及到甘薯、莲藕、莴笋、苹果、山药、马铃薯、姬菇、辣椒、牛蒡等。胡小松等人20研究指出,单独使用抗坏血酸,褐变较严重,但在pH3.5条件下使用由抗坏血酸、柠檬酸、CaCl2和NaHSO3组成的混合护色剂可控制由多酚氧化酶引起的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赵梅等人21对甘薯护色的研究表明,甘薯在加工过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复合护色液的各成分配比为0.8%柠檬酸、0.6%NaHSO3、0.4%抗坏血酸,各因素对护色效果的影响顺序为柠檬酸NaHSO3抗坏血酸。许晓春等人22对切分莲藕的研究表明,0.3%半胱氨酸、0.5%柠檬酸、0.2%抗坏血酸和0.5%NaCl组合不仅可以有效抑制切分莲藕褐变,而且可以保持较高的水分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这四种护色剂的作用顺序为半胱氨酸柠檬酸抗坏血酸NaCl。周伟伟等人23对鲜切莴笋的护色研究表明,采用0.3%异抗坏血酸钠、0.5%柠檬酸、0.45%氯化钙、40mg/kg二氧化氯浸泡鲜切莴笋6min,所得产品抽真空包装后,于低温(14)贮藏15天后,学士学位论文复合护色液对鲜切牛蒡的防褐变研究6产品感官品质优异,颜色保持翠绿,与新鲜莴笋无明显差异。卢影等人24对鲜切苹果护色研究表明,单一的0.5%L-半胱氨酸、1.0%的抗坏血酸、0.3%草酸和0.5%氯化钠处理均能很好地抑制鲜切苹果褐变。采用0.5%L-半胱氨酸、0.5%抗坏血酸、0.2%草酸和0.3%NaCl组成的复合护色剂浸泡处理鲜切果片10min,结合保鲜膜密封和4贮藏,可使鲜切苹果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褐变度、感官品质在16天内保持较优水平。李红涛等人25通过正交试验对山药的护色研究表明,采用配方为0.15g/kg植酸、0.2g/kg抗坏血酸、10g/kg柠檬酸、0.2g/kgEDTA-2Na的无硫复合护色剂进行4h的护色处理,可取得良好的护色效果。张学杰等人26通过对不同配方保鲜剂对抑制马铃薯丝褐变效果比较,确定4%浓度的抗坏血酸和苹果酸处理10min为较佳抗褐变保鲜的配方,PE膜包装,4贮存条件下,货架期可达到5天,达到国外切割蔬菜47天货架期的要求。王伟等人27利用NaHSO3对马铃薯切片的防褐变研究表明,NaHSO3对马铃薯PP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50mmol/LNaHSO3对马铃薯切片具有较好的防褐变功能。王雪飞等人28利用复合护色剂对姬菇的研究表明,复合护色剂的最优组合为0.12%L-半胱氨酸、0.24%抗坏血酸、0.60%柠檬酸和0.75%氯化钠,且护色剂对姬菇产品褐变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柠檬酸氯化钠。高建华等人29通过色度计和感官鉴评对黄灯笼发酵剁椒的护色研究表明,在酸性条件下,添加0.4%异抗坏血酸钠、0.01%亚硫酸氢钠作为护色剂,能使剁椒产品色泽稳定,呈现亮黄色,贮存期达6个月以上。采用复合护色剂对鲜切牛蒡的研究,以牛蒡切片居多,牛蒡丝较少。李建松16研究指出,用1%柠檬酸和2%食盐水溶液处理去皮牛蒡,室温下放置12h不变色,且酸味很弱,质量较好。黄雪松等人30研究表明,牛蒡片采用pH4.0-4.5或20mg/Kg以上二氧化硫或40mg/Kg以上抗坏血酸溶液或90以上烫漂10min,均可防止牛蒡片变色。陈学红等人30研究指出,牛蒡切片在0.5%抗坏血酸、1.0%柠檬酸和0.5%CaCl2的复合护色液中浸泡30min,在80的复合护色液中热烫90s,冷却后切丝,于(4±1)条件下冷藏14天不变色,且无任何不良风味。石启龙等人31研究指出,牛蒡加工中的最适非硫护色组合为1.0%柠檬酸、0.18%抗坏血酸和0.16%半胱氨酸。(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本课题在深入探究鲜切牛蒡褐变机理、熟练掌握鲜切牛蒡加工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首先通过试验确定鲜切牛蒡的感官评分标准;之后通过对护色时间、料液比和护色液浓学士学位论文复合护色液对鲜切牛蒡的防褐变研究7度的试验设计,利用感官评分得到最佳的单一护色因素;在确定最佳护色时间、最佳料液比和最佳单一护色浓度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复合护色液的组合,以期制备出品质优良的鲜切牛蒡,从而寻找到一个生产成本低、简单易行的防褐变方法。

    注意事项

    本文(复合护色液对鲜切牛蒡的防褐变研究.doc)为本站会员(2****)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