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浙江省高考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考能训练.docx

    • 资源ID:17731448       资源大小:28.7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高考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考能训练.docx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2017浙江11月选考,7)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答案F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2.(2018浙江11月选考,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原因就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答案F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3.“科学发展”和“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答案F“科学发展”和“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印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4.(2015浙江10月选考,6)“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说明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不同的区域文化。()答案F不同的自然条件只能影响文化的区域特色。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答案T6.(2017浙江4月选考,6)文化包容性是指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答案F文化包容性包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也包括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二、选择题7.以图画的形式解析汉字的起源、构造和演变,画说汉字一书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因汉字的渊源和魅力。关于汉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有()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B.C.D.答案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错误。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错误。是对汉字重要性的正确表述,B项正确。8.拥有3 000多年历史、作为中国最早成熟文字系统的甲骨文,已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的入选()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进了各国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证明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对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积极作用A.B.C.D.答案D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证明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对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积极作用,符合题意;甲骨文的入选增进了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而不是高度认同,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9.(2018江苏单科,2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此可见()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A.B.C.D.答案D本题考查认识论和文化的载体。材料强调赋予特定事物以文化内涵,没有涉及文化创新,排除。桑梓与祖先和故乡有联系,可见联系的普遍性,排除。桑和梓原本只是树木的称呼,后来“桑梓”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可见认识的变化发展,故正确。桑梓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可见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故正确。10.在异国他乡,汉字便是一种寄托。无论你是功成名就还是漂泊沦丧,只要有方块字的伴随,你就会有很多慰藉、很多寄托。因为无论是象形还是指事,无论是会意还是形声,都已经成为方块字的魂魄,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来历,每一个中国人就是那“一撇一捺”。材料说明()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质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A.B.C.D.答案A无论你是功成名就还是漂泊沦丧,只要有方块字的伴随,你就会有很多慰藉、很多寄托,说明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合题意;材料主旨是在异国他乡,汉字是人们心中的寄托,没有体现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不合题意。11.地方志记述了某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专门成立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统一领导全国的修志工作。我国重视地方志的编修是因为它()是中华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见证具有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独特作用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并传承下来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成果丰富A.B.C.D.答案B从题干对地方志的解释看,它与展示人们精神世界没有直接联系,不选。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错误。符合题意,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12.201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揭牌成立,其馆藏文物15万件,包括著名的长信宫灯、铜羊尊灯、错金博山炉、铁足大铜鼎、刘胜金缕玉衣等珍贵文物,再现了西汉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这些文物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A.B.C.D.答案C这些文物再现西汉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说明它们是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见证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正确切题。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文物属于物质载体,不选。汉字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不选。13.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连绵不断。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因为基因单一,所以长存一直都是强大的,引领世界文化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A.B.C.D.答案B中华文明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连绵不断,体现出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也说明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正确。中的“基因单一”说法错误。中的“一直”和“引领”说法不合实际。14.(2018浙江4月选考,24)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迅速走红。它通过讲述我国九大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轶事和今生故事,让观众了解它们承载的古老文明和人文精神。央视推出的此类节目()印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展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B.C.D.答案A从“镇馆之宝的历史轶事和今生故事,让观众了解它们承载的古老文明和人文精神”可知,该节目可以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正确切题。不合题意且说法错误,弘扬的应该是传统美德。不合题意且与题干因果倒置。15.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文字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A.B.C.D.答案B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体现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6.(2016天津文综,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B.C.D.答案A我国园林艺术的巨大成就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苏州园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表明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故符合题意,应选A。文化的传承不仅仅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观点错误。17.(2015福建文综,30)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答案B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体现的是文化的独特性,A与题意无关。材料是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的表现,不是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排除D。故选B。18.近年来,我国大力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弹唱、蜂桶鼓舞,怒族的达比亚舞、仙女节,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花竹帽编织技艺、肥套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B.C.D.答案C从题干中列举的我国不同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我国对它们的大力保护等信息可知,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正确切题。不合题意。中的“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有误。19.走进徐家汇源,汇学长廊的琅琅书声、藏书楼的宁谧隽永、天主教堂的哥特风格,将“徐汇的记忆相册”全然呈现。在探访了徐汇的文脉之后,英国教育专家赞叹海派文化对待外来文化“食而能化、化而能食”的大气与谦和。海派文化“食而能化、化而能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精彩绝伦C.中华文化的吸收为主、为我所用D.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答案D海派文化“食而能化、化而能食”指的是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D正确切题。A、B不合题意。C“吸收为主”错误,应为“以我为主”。20.(2017江苏单科,19)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答案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材料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时”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兼收并蓄。故选A。材料没有强调文化交流的原则和文化多样性对人类进步的作用,故B和C不选。D夸大了中医药文化的作用,应排除。21.某班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到颐和园开展“中国园林文化”探究活动,面对这座经典的东方园林,同学们做出了不同的评价:甲:既有北方山川雄浑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婉约的风韵乙:既有帝王宫殿的宏大气魄,又有民居小院的精巧别致丙:既有皇家园林的传统,又汲取了江南私家园林艺术丁:既有古代建筑的痕迹,又有现代建筑的风格从文化包容性的视角看,上述评价与颐和园的特点相符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丙丁D.乙丙丁答案A本题其实是在考查四个同学的观点是不是符合文化包容性的要求。文化包容性涉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不包括文化的历史继承,丁的观点不符合文化包容性的要求,排除,A项正确。22.“欢乐春节”活动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国家级品牌。近年来,该活动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大自然的节日”“家庭的节日”和“世界的节日”。这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的“强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优势”各国输出文化价值观念的“形势”文化包容下交流与发展的“趋势”A.B.C.D.答案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优势”,使其在国际上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文化包容下,国际文化交流与发展也是“欢乐春节”活动在国外受欢迎的原因,正确。中的“强势”表述不恰当。我国不“输出文化价值观念”,不搞文化渗透,错误。23.皮影戏又称“灯影戏”,它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形成比京剧还要古老1000多年的中国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文化包容有利于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A.B.C.D.答案D皮影戏的发展历程可以体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这得益于文化的包容性;这一过程也体现出在文化包容中不同形式的文化融合而形成新文化。正确切题。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错误。在材料中没有涉及。三、综合题24.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倡导“一带一路”,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答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相关知识;然后依据此题所赋分值分两个方面作答,一是求同存异,二是兼收并蓄;最后结合材料与教材原理论述。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高考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考能训练.docx)为本站会员(S**)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