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财政研究论文-国际收支核算.doc

    • 资源ID:180126       资源大小:10.9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财政研究论文-国际收支核算.doc

    财政研究论文-国际收支核算国际收支核算全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它的结果不仅对于一国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世界其它国家了解一国涉外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途径。各国对其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的要求随着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提高。一、国际收支统计的重要性1、国际收支统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首先,国际收支状况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一个重要部分,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可以弥补国内投资和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间的缺口;其次,国际收支与国内本币的供应有密切的联系,国际收支中无论经常项目还是资本项目的交易都需要人民币资金的配套。外汇储备的增减更直接影响人民币外汇占款的规模,进而影响信贷资金的投放。因此,国际收支状况可影响国内信贷平衡,对金融调控至关重要。2、良好的国际收支统计信息是制定正确的对外经济政策的基础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的汇率、利率、财政、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外汇管理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国际收支统计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并掌握国内外经济联系情况及其相互影响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3、国际收支统计工作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对外形象目前,我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它国际机构提供的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和资料是国际社会观察和评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际信用评定机构和商业银行对我国进行风险信用评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我们的国际收支统计工作如何,能否提供完整的国际收支信息已是我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资的一个前提条件。二、中国国际收支统计的发展与现状(一)中国国际收支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已开始使用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概念和标准分类,其间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以前,中国仅有外汇收支统计,其中主要项目是进出口贸易以及非贸易。由于当时实行的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方针,外汇收支和外汇储备的规模都很小。第二阶段:1980年1984年,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的初步建立。在这一期间,有两个原因促使国家宏观决策当局开始重视国际收支问题:(1)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地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有关条款规定,其成员国有义务向基金报送数据;同时,提供资料是从国际金融组织取得优惠贷款的必要前提。(2)1979年以后,大量引进技术设备造成外汇收支逆差,给宏观经济平衡带来了困难。1980年,由当时的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提出应着手制定国际收支编制计划,以国家统计局为主草拟了我国国际收支制度,并会同有关部门对该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1980年,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和中国银行总行试编制了国际收支平衡表。1981年,由上述四家在“国家外汇收支报表”的基础上,制定了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第三阶段:19841995:国际收支统计制度不断改进1984年11月,由国家统计局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原有的国际收支统计制度进行了修改。所采用的标准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四版。1985年9月,正式对外公布了中国国际收支概览表,并自1988年开始,每年公布上一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第四阶段:1996年至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令于1995年8月正式颁布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这个办法是根据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要求制订的。经过近两年的起草、论证和修改,于1995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原则进行编制公布。1998年开始按照季度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供内部参考和与基金组织磋商使用。(二)中国国际收支统计的数据收集框架1996年开始,我国依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数据收集体系。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收集框架包括:1、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逐笔间接申报。当居民通过境内金融机构进行收付汇时,需向国际收支统计部门申报每一笔与非居民发生交易的内容。国际收支统计部门将申报信息进行汇总用于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2、金融机构汇兑统计。除代客进行逐笔间接申报外,金融机构还单独汇总统计通过其进行的金额较小、频繁发生的现金、旅行支票及信用卡的兑换数据,作为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补充。3、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金融机构除代客户进行国际收支交易申报外,作为特殊的企业,应向国际收支统计部门直接申报其自身的资产负债及损益变化情况。4、直接投资企业的直接申报统计。由于直接投资企业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及内部交易,因此对直接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设计了单独的统计制度,即中国境内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对境外有直接投资企业的企业,需直接向国际收支统计部门度申报其投资者权益、直接投资者与直接投资企业间的债权债务状况以及分红派息情况。5、证券投资统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境内的证券交易所及其机构,须向国际收支部门申报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证券交易以及相应的分红派息情况;二是中国在境外上市公司须直接申报有关其证券的交易情况和分红派息情况。6、境外帐户统计。中国居民在境外开立帐户,须直接向国际收支统计部门申报其帐户变动及余额情况。三、中国国际收支统计体系的特点及国际比较从我国现行国际收支统计体系的设计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要实行交易主体申报制。在国际收支申报办法中,对各自涉及的国际收支交易进行了详细划分,并在大多数的申报制度中要求由交易主体根据交易的性质,按不同的国际收支交易分类进行申报。新办法中要求以交易主体进行申报为主,是因为只有交易主体才能够真正了解发生交易的性质。所以交易主体能够根据国际收支制定的详细国际收支交易分类进行准确申报,从而保证国际收支交易信息的准确性。2、统计体系独立完整。1996年前,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数据质量和报表公布频率受到很大限制。新的国际收支办法实行后,逐步开始建立以银行间接申报为主,企业直接申报为辅,独立于行政管理部门统计的国际收支统计数据采集体系,并且新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针对我国经济现状,设计了六个子申报系统,涵盖了中国所有涉外经济领域,是一套相对完整的统计体系。3、与国际接轨程度高。在设计新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之前,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人员对世界各国的统计体系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研究,并结合中国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基金组织最新要求,设计了中国现行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在新的统计体系中所采用的统计方法与发达国家,如德国、荷兰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一致。这些国家现行的国际收支统计方法已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在各方面已趋于成熟。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就是在这些国家的统计体系的基础上开发建立的,因此起点较高,同时也保证了我国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四、中国国际收支统计展望虽然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制度源于经济发达国家,但相对于这些国家,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我们的国际收支统计还面临着众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并且,由于中国经济具有其特殊的一面,我们所面对的一些问题是其他国家所不曾遇到的,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摸索,找出解决的

    注意事项

    本文(财政研究论文-国际收支核算.doc)为本站会员(奋***)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