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研究论文-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分析及改革.doc
财政研究论文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分析及改革摘要对散见于各财政学论著的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公共产品及其适用的供给制度进行阐释和论证,并结合中国财政实践,分析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弊病及成因,提出一些改革建议,如实施管理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制度,打破行政垄断;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私人投资;社会产品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认为私人产品应由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的传统理论,是基于理想化的极端假设之下的论断,实际的情况远非理论中那样纯粹。我们应该设计一1长期以来,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存在着误解公共产品应当完全由政府供给。由于公共产品“免费搭车”的理性行为的普遍存在,按私人供给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确定产量,将不能弥补生产的成本,使得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公共产品供给量往往低于有效水平,甚至供给量为零。这就需要政府建立一种合理供而纯粹由政府供给或纯粹由市场供给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各自严格的假定条件基础上,是相对于各自效率满足条件而言的。事实上,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政府与市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既存在着与其效率满足程度相适应的职能,又存在着与其效率不能满足下的失败。政府与其公共部门垄断公共产品的供给,或是市场与其私人部门垄断公共产品的供给,都不会有效率最大化的结果。理性的制度安排,应当根据各公共产品的具体情况,在政府与私人的供给方式之间,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建立政府与市场混合,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职能互补的制在论述公共产品的具体供给方式之前,本文首先提出的观点是“生产”和“提供”是有区别的。“生产”指的是公共产品由谁来建造,制成;“提供”指生产者必须是能够做出决策的主体,这样的主体只有三个政府、企业和个人。企业和个人的性质是一样的,统称私人。也就是说,对于产品的生产来讲,主题只有两个政府和私人。而对于商品的提供,主体有三个政府、私人和集团。集团就是消费某一公共产品的所有消费者的集合。“集团”这一概念是指联合提供的问题,只有在关于产品的提供时才有意义。在关于商品的生产时是没有(1(2)私人生产,集团提供。公共产品可以由集团来付费,委托私人生产。(3)私人生产,政府提供。当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统一提供时,如果此产品的生产是可分割的,那么就存在政府委托私人部分地生产此产品的可能。比如国防设施。这种方式包括政府向私营企业采购和与私人企业签订合同出租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