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交际教学法在中国 .doc
学科教育论文交际教学法在中国摘要交际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短短的十年之内,交际教学法被大多数英语教师所接受,并且在英语教学中起支配作用。在我国,交际教学法同样也被一些英语教师所接受,并且得到广泛地普及。本论文以历史的眼光阐述了交际教学法的产生,交际教学法的实质,交际教学法在中国应用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论文末尾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关键词交际法方法交际一导言交际教学法的出现已有近30年了。在这些年里,我们已经发现采用这种方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失败。当然我们也已经看到了交际教学法本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但毕竟这是一种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这种方法传到了中国,但老师们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原因是,这种方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一点的许多中国人在思想上还没有形成这种思维方式,他们不能掌握什么是真正的交际教学法。因此,我们首先从交际教学法的出现来讨论,然后再来分析这种方法。二交际教学法的出现交际教学法出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60年代。那个年代,情境教学法是英国外语教学所采取的主要方法。情境教学法跟许多在它之前出现的方法,比如传统教学法、直接法、听说法等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学生掌握语言结构。认识到这些教学法的不足之处后,那时许多英国的语言学家开始怀疑情境语言教学法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开始寻求其它更为有效的教学法以取而代之。于是他们开始对传统的语言教学进行改革。一些应用语言学家已经认识到了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上,而不是仅仅是语言结构的掌握上。1965年,一位美国的语言学家NORMCHOMSKY提出“当我们学习语言的时候,我们必须辨认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区别。”依照他的观点,他相信一旦人们已经掌握了高级的抽象的语言能力,就可以造出无穷的句子。但相反的,一位美国的人类学家D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他建立的交际能力的概念涉及了潜在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包括交际场合。交际能力是用我们学过的语言知识点来有效而正确地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中和不同的人进行交际。他指出一个人的语言掌握得好还是不好,不仅仅取决于他会造很多的符合语法的句子,也取决于他是否能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交际能力和掌握语言结构的好差无关,而和他在参与社会活动中运用语言能力的强弱有关。许多语言学家,如WIDDOWSON,C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