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作文教学点滴.doc
学科教育论文作文教学点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又是考试的重头戏。然而,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却存在许许多多问题。大多数学生都害怕写作,面对作文题,往往迟迟下不了手,觉得无话可说,也吃不准自己准备写的是否符合要求,究其原因很多。为了使作文教学走上正轨,真正达到语文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多方探索,努力探求。一、利用周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填充贫乏的大脑。学生阅历不深,阅读面窄,独自里的东西少得可怜。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配合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激发他们对周围生活的热情,从而达到增强其写作意识之目的。于是利用初中三年的时光,训练学生每周写作周记。每学年侧重点不同,形成一套完整的计划初一第一学期要求学生,把自己在这一周年给自己感受最深的人和事,详细地记录下来。人不离事,事不离人。人或事件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均可,过程要完整。第二学期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自己写的人或事,为什么要写它,有什么想法利用一两句话进行适当议论,提炼中心,引起对人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爱憎美丑的情感。初二第一学期,在初一基础上提出要求,写人或者记事要注意重点突出,详略搭配要得当,逐步形成一个小文。第二学期注重首尾过渡的照应。初三整个学年注重语言的锤炼。另外写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多方阅读以扩大自己的信息量,老师给学生推荐好书,免得学生无的放失。二、针对性地进行片断练习。根据语文教科书编排的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片断训练,犹如一个链条一般将作文教学系统化。以补充整体训练之不足,从而填补较为宽裕的作文教学时间。比如记叙文教学中,根据阶段重点进行训练就可以出一些题目,或就某种事件或现象引导学生如何写开头、结尾、或给两段文字培养学生怎样写过渡以及如何照应。还有当进行到小说单元时,可以补充一些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的片断训练,从而为整体的记叙文能更加生动形象打下基础。三、适时营造最佳写作氛围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可森的心理学原理中提到游戏可帮助儿童工作,通过内在动机(来自思想、观念)和限制性作用(来自环境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借以发展较大的智能,以应付现实生活中矛盾的需要。为了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营造最佳的写作氛围,有时必须给学生创设情境,而采取的方法就是游戏。初中语文第三册小说单元后作文教学是场面练习,这单元周立波的分马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