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基于目标的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doc
学科教育论文基于目标的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初探【摘要】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目标教学作为一种目标导向、反馈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体现了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作者从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探讨了目标教学的有效性及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历史课堂教学交流互动四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有效教学目标教学历史四步教学模式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策略和评价标准,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自产生以来,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目标教学源于上世纪20年代西方的“撑握学习”理论。目标教学作为一种以目标导向、反馈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十分广泛。那么,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目标教学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运用目标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下面就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基于目标的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模式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一、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以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行为、活动和过程。因此,有效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从理念层面看,只有些立足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能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从策略层面看,有效教学是基于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两个方面,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从评价标准来看,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根本标准是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学生所取得的进步与发展。当然,不同的教学理念决定了不同的评判标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评判的标准就是分数,就是智力。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目标,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这就意味着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再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的获取,还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参与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其发展。因此,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目标的可测性和量化成为了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有效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在这三大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这是“指引教师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