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学科教育论文-构建“开放式”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对策思考.doc

    • 资源ID:186054       资源大小:10.5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科教育论文-构建“开放式”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对策思考.doc

    学科教育论文-构建“开放式”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对策思考【摘要】“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主体的发展,教育大众化与教学结构的优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开放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整个过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平和而开放,没有结论、只有争论。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和思维来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的激发,思维的独立性、学习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一、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第一,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的潜能发挥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好。教师把重点、难点嚼得很细,再喂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第二,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重点、难点上挖得过深,导致一部分学生负担过重,跟不上,通常一个班教师能照顾到2/3的学生就不错了,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造成差生或优生弱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因此我在处理教材或讲授知识点时,从来不拔高,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所有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小组成绩很好的、中等的,稍差的注意搭配,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通过生生合作,很多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解决、使问题深化,不留死角。既解放了老师,又能把大部分同学调动起来,使优生更优,差生不落后,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第三,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变固定课堂为流动课堂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性、自主性,学校抓住同龄人比较容易交流、沟通的特点,各班成立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建立小组公约,组内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在班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让大课堂变为小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可在每一章或一单元之前或之后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或写一篇小论文,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总之,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主体的发展,教育大众化与教学结构的优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的对策思考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程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越。融入课标理念的政治课堂教学设计,就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开放性教学为本位,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合理想象,从而增强学生把握灵感和顿悟能力。那么,如何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呢?第一,重质疑探究。质疑探究是研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过程。在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课堂重质疑探究就是把研究性学习方式应用到常规教学中,是要求学生善于从课本中找出问题、发现问题,超越常规的大胆想象猜测、对未知事物进行勇于探索。毋庸置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是个教学方法、教学技巧问题,而且是个教学原则、教育观念问题。学生在质疑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在研究中辨析观察,独辟蹊径,变通思路,换位思考。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的思想,凡事问一个为什么,养成思维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发散性,促使学生学会批判、学会选择、学会决策。正是通过学生课前、课后进行的理论、活动与时政这三大质疑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理论知识,而且打破了教材的局限,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应用,取得可喜的效果。第二,重实践体验。早在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问题时就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就要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要使教育改变学生,就必须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构建,实现自我发展。要精心设计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实践活动,并为学生确定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活动方法和活动条件。学生要以研究者、探索者的姿态,自己去认识未知世界,去发现获取知识;要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确定研究方向,选择具有实用性、挑战性的问题,要坚持自己独立的研究个性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实践中教师变革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也获得质的飞跃。研究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获得前来听课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评估团的领导、专家赞扬,评价该课是体现新课改精神的课堂!第三,重回归生活。重回归生活就是要把政治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把经济学、政治学与哲学的基本观点与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中,融入学生自己的生活与经验中,统整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学习内容的真实性与应用性,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第四,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随着大课堂观念的形成,思想政治教学注课本,唯作业的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课外资源、学生资源、本地资源等对思想政治课来说显得非常重要。“课内学习,课外实践,课外补充课内”的互动学习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政治新教材每单元后都有一个“综合探究”活动设计正是这个方向努力的成果体现。每个单元的“综合探究”,给思路、给方法、给平台,让学生尽量去关心贴近自己、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经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总之,构建开放性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要打破课堂上的40分钟局限,需要高度重视课外功夫,“重质疑探究、重实践体验、重回归生活”这“三重”就是课外工夫的重要策略,同时又要做到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一节政治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需要教师重视研究精神,活用教材、高于教材,在课堂内外相结合中坚持理论与活动的优化整合,理论与现实的优化整合,坚持学与考,理论与技巧的优化整合,课程与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给学生体验、反思、思维与激发兴趣的空间。

    注意事项

    本文(学科教育论文-构建“开放式”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对策思考.doc)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