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论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及其满足.doc
学科教育论文论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及其满足摘要满足初中生多种学习需要是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从心理学、教育学、地理学的研究角度来看,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包括学会生存和生活、提高学习质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审美情趣以及着眼于终身发展等内容。基于对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满足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的必要方式和途径。关键词学习需要;课程标准;地理;初中生所谓学习需要,是指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或影响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是学生对学习力求获得满足和期望的内心状态1。依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应该属于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需要之一,人的发展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实现。同时,学生学习需要的满足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调适心理的过程。当前,关注现实社会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也确立了“构建开放性课程,拓展初中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这一基本理念2。因此,满足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是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是素质教育成效的体现,也是“生本教育”的客观要求。一、对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的分析和把握1生存和生活常识习得的基本需要初中生正处于求新立异、富于好奇心的青春期,他们热衷于探索神秘的宇宙空间、生命起源等问题,尤其是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问题,“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追求。同时,初中生普遍缺乏生活经验和技能,对客观世界抱有不少疑虑和幻想,他们渴望揭开大自然奥秘,探求生活真知,挑战未来生活。而地理是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客观世界3。为此,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是学生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例如,了解天气的变化,就需要学习天气的知识;出差旅游,就需要有关交通路线和旅游景点的知识,还得学会查阅地图和交通时刻表;了解国内外风土民情、历史政治,也需要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知识;野外求生,必须懂得辨识方向、寻找水源或食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高生存与生活质量”是公民基本追求,而地理课程在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上有独特优势,可以满足初中生“提高生存与生活质量”的需要。2提高相关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