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谈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doc
学科教育论文谈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摘要观察能力贯穿于生物教学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培养学生与观察有关的基本技能,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特别是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关键词实验教学观察能力感官方法途径面对着信息时代的挑战,要求每个学生具有更强的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其中,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没有观察力,也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济南版本的初中生物中安排的38个学生实验,其中单纯的观察实验28个,占全部学生实验的737%。在做生物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通过视、听、嗅、触、味,全面观察动植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观察一直贯穿于全部实验中,因此,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这其中离不开教师巧妙的引导点拨。1.充分调动多个感官的活动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例如观察水绵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要灵活的处理教材,提出了高于课本内容的要求(1)让学生在观察水绵的外形、细胞形状、细胞中叶绿体形状和在细胞中排列的形状要展开对比和想象,看能不能表达准确。(2)对比藻类植物的细胞中叶绿体和其它植物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在实验的时候,都能积极的采取用手做用眼看,用脑想,用口问等不同的方式,调动多个感官投入到实验过程,在观察的过程中,也解决课本中好多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2.要掌握与观察有关的基本技能。对生物现象的观察仅使用感官是不够的,往往要借助于各种观察用具和技能。如,动植物细胞、组织及微生物等一些微小的结构,必须要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才能看见,观察时还要将标本做成装片或切片。若要使观察的结构清晰可辨,则要将标本染色。有些标本需要长期观察,则要制成蜡叶标本或者浸制标本。观察动物的内部结构首先要进行解剖。因此,在进行观察前,一定要使学生掌握各种观察工具的使用和技能运用,这对学生顺利地进行观察及培养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学习时,应该让他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