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热点专题2013年高考三轮冲刺讲解课件专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 资源ID:19202578       资源大小:3.18MB        全文页数:9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5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热点专题2013年高考三轮冲刺讲解课件专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1.参考系、质点 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3.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1.理解参考系在运动描述中的应用以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 2.区分位移和路程、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联系. 3.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4.理解运动图象的意义及应用,要重点突破.,高考真题代表着高考考查的方向。本栏目以高考真题为线,科学划分类型,分类剖析,完美突破每个考点。命题专家全程参与,分析解题思路,指导解题技巧,预测考查趋势。讲一题,通一类,助你运筹帷幄,备考无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典例1】(2011·安徽高考)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精讲精析】第一个x内平均速度 第二个x内的 平均速度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而言,平均速度等于中 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物体的加速度 故A正确. 答案:A,【命题人揭秘】利用平均速度巧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1.平均速度两个计算公式,2.两个公式的灵活应用 (1)在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可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灵活选取两个公式,进而求得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在处理纸带问题时,灵活应用两个公式可求得纸带中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典例2】(2011·天津高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审题视角】解答本题时可首先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分析出运动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代入时间求出位移、平均速度等物理量.,【精讲精析】质点运动规律的分析与计算: 答案:D,【命题人揭秘】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两点说明 (1)明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 位移速度关系式v2-v02=2ax中各物理量的含义,能够根据具体的函数 关系式分析得出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物理量. (2)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并能够灵活应用.,v-t图象及其应用 【典例3】(2011·海南高考)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 B.在0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 m C.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 m/s D. 56 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审题视角】解答本题可按如下思路分析:,【精讲精析】根据图象可知,前5 s物体沿正方向运动,第6 s 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所以物体离出发点最远的时刻是第5 s 末,前5 s的位移 =35 m,第6 s内的位移大小 x2= m=5 m,所以离出发点最远为35 m,A错误;6 s内的 路程s=x1+x2=40 m,B正确;前4 s内的位移是x =30 m,这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故平均 速率 =7.5 m/s,C正确;在56 s内,物体的速 度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增大,合外力做正功,D错误. 答案:B、C,【命题人揭秘】v-t 图象中巧得四个运动量 (1)运动速度:从速度轴上直接读出,正负表示运动方向. (2)运动时间:从时间轴上直接读出时刻,取差得到运动时间. (3)运动加速度:从图线的斜率得到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 (4)运动的位移:从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得到位移,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时间轴以上的面积表示位移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时间轴以下的面积表示位移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际应用 【典例4】(2010·新课标全国卷)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和19.30 s.假定他在100 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 m时最大速率的96.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审题视角】运动员博尔特比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精讲精析】(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匀加速运动达到的最大速率为v,则: +v(9.69-0.15-t)=100 +(19.30-0.15-t)×0.96v=200 由式联立解得: t=1.29 s,v=11.24 m/s (2)设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 解得:a=8.71 m/s2 答案:(1)1.29 s 11.24 m/s (2)8.71 m/s2,【命题人揭秘】解答物理实际应用问题的思路 (1)分析运动过程建立运动模型. (2)明确在运动过程中的关联物理量及其关系. (3)选用合适的运动规律列方程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 【典例5】(2011·新课标全国卷)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审题视角】解答本题时可由运动学公式分别写出两汽车的速度和位移方程,再根据两车加速度的关系,求出两车路程之比.,【精讲精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0)的速度为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x1,加速度为a,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x2,由运动学公式有: v=at0 x1= at02 x2=vt0 ·2at02 设汽车乙在时刻t0的速度为v,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x1、x2,同理有:,v=2at0 x1= ·2at02 x2=vt0 at02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x、x,则有: x=x1x2 x= x1x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路程之比为: 答案:,【命题人揭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范求解 1.一般解题的基本思路 2.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速度的纽带作用: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 (2)合理选择物理公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物理量涉及v0、v、a、x、t五个量,每一个基本公式中都涉及四个量,选择公式时一定要注意分析已知量和待求量,根据所涉及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公式求解,会使问题简单化.,体验三年真题,模拟考场实战。三年高考真题按照命题角度科学分类,横向对比每个考点在高考中的地位,准确把握热点考向;纵向比较不同年份、不同地区考题的命题思路及特点。快速培养解题题感,打造高考制胜利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高考指数: 1.(2010·天津高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0.25 m/s 向右 B.0.25 m/s 向左 C.1 m/s 向右 D.1 m/s 向左,【解题指南】应根据v-t图象分别确定出03 s和38 s两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再计算出08 s内的总位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平均速度.,【解析】选B.v-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质点在这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且时间轴上方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时间轴下方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因此由图线可知03 s内的位移为: x1= ×3×2 m=3 m,方向为正方向; 38 s内的位移为: x2= ×(8-3)×2 m=5 m,方向为负方向; 08 s内的位移为: x=x1-x2=3 m-5 m=-2 m; 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负号表示速度方向是向左的,故B正确,A、C、D错误.,2.(2009·广东高考)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 A.自转中的地球 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 C.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D.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解析】选C.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一般平动的物体,由于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看做质点,C正确;自转中的地球、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其本身各点的运动各不相同,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做质点,A、B、D错误.,3.(2009·广东高考)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01 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解析】选A.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表明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是匀加速,甲是匀减速,加速度方向不同,A正确,C错误;根据在v-t图象里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可知在01 s内甲通过的位移大于乙通过的位移,B错误;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错误.,4.(2009·广东高考)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如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做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解析】选B、D.在v-t图象中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位移的大小.在t1时刻,虚线的斜率小于实线的斜率,故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A错误;在0t1时间内,虚线围成的面积大于实线围成的面积,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B正确;在t1t2时间内,虚线围成的面积比实线围成的面积小,故C错误;在t3t4时间内,虚线平行于t轴,故反映的是匀速运动,D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高考指数: 5.(2011·重庆高考)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10 m B.20 m C.30 m D.40 m 【解析】选B.h= gt2= ×10×22 m=20 m,由此可知井深约为20 m,故B正确.,6.(2009·江苏高考)如图所示,以 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解析】选A、C.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2 s内最大 的位移x1=v0t1+ a1t12=20 m18 m,此时汽车的速度为:v1= v0+a1t1=12 m/s12.5 m/s,汽车没有超速,A项正确,B项错 误;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需要时间: =1.6 s,此过程通过的位移为:x2= a2t22=6.4 m18 m,汽 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C项正确;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开始 减速,汽车一定会越过停车线1.4 m的距离,故D项错误.,7.(2010·全国卷)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 (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解析】(1)由加速度图象可知前10 s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间30 s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后20 s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 由a-t图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得 vm=a1t1=20 m/s. 建立v-t坐标系,根据上面所求可画出v-t图象如图所示.,(2)由速度图象的面积可求出汽车做匀加速、匀速、匀减速三段运动的位移之和,即:x=x1+x2+x3=10×10+30×20+10×20= 900(m),则在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900 m. 答案: (1)见解析图 (2)900 m,图象问题及应用 高考指数: 8.(2011·上海高考)某同学为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绘制了物体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移x,横坐标表示时间t,由此可知该物体做( )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匀速曲线运动 D变速曲线运动,【解析】选B.x-t图象所能表示的位移只有两个方向,即正方向和负方向,所以x-t图象所能表示的运动只能是直线运动,x-t图线的斜率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的速度,由题图可知,速度在变化,因此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B正确,A、C、D错误.,【误区警示】解答运动图象问题的两个误区 (1)误认为运动图象就是运动轨迹,而实际上x-t图象和v-t图象均不表示运动轨迹,其表示的运动只能是直线运动. (2)不注意纵轴物理量的意义,误将x-t图象看做v-t图象或将v-t图象看做x-t图象.,9.(2010·广东高考)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02 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C.01 s内的加速度大于24 s内的加速度 D.01 s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速度、加速度、位移的矢量性. (2)理解v-t图象中纵坐标、图线斜率、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解析】选B、C.利用 求01 s内的平均速度,得 = 1 m/s,故A错误;利用v-t图象的面积求02 s内的位移大 小,得位移大小为x=3 m,故B正确;利用v-t图象的斜率求质 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01 s内a1=2 m/s2,24 s 内a2= 1 m/s2,故C正确;利用v-t图象纵坐标的正负判断质点运动 的方向,01 s和24 s速度均为正,方向相同,故D错误.,10.(2009·广东高考)下列运动图象中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解析】选C.A选项中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B选项中位移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表示质点处于静止状态,B错误;C选项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正确;D选项中速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D错误.,11.(2009·安徽高考)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1A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宙在近段天文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象( ),【解析】选C.在匀速膨胀过程,R=vt,即R随t均匀增大,膨胀速度恒定不变,在加速膨胀过程,膨胀速度随时间增大,因此,R-t图线的斜率逐渐增大,故C正确,A、B、D均错误.,12.(2009·广东高考)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02 s内的加速度为1 m/s2 B.05 s内的位移为10 m 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 s末与第5 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选A、C. v-t图线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物体始终沿规定 的正方向运动,故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C正确; 图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正负表示加速度的 方向,故02 s内的加速度为: =1 m/s2,方向为 正,A正确;第1 s末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02 s内的加速度大 小和方向相同,第5 s末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45 s内的加速 度大小和方向相同,而45 s内的加速度为: 方向为负,D错误;v-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 体在这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位移,故05 s内的位移x= ×(2 +5)×2 m=7 m,B错误.,基础知识是学科能力的根基。左栏整合式梳理:依据考纲,结合教材,整合考点知识,专家深入剖析讲解。右栏标注式设计:高考状元总结成功经验,分享状元心得;一线名师点拨规律技巧、警示考场误区。精讲重点难点,突出热点考点。夯实基础,赢定高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1.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2)物体简化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2.参考系 (1)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用来作参考的物体. (2)选取. 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参考系不同,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 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取地面为参考系.,3.位移和路程,4.速度,5.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式: (3)单位:m/s2. (4)方向:是矢量,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名师点睛】 1.对质点的理解 (1)能否将物体看做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 (2)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有转动但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不以“大小”论质点,同一物体看“情况”.,2.v、v、a三者的关系 (1)a与v一定同向. (2)a与v的关系. a与v的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a与v的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a与v的方向垂直,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a与v的方向成任意角,既改变速度大小,又改变速度方向. (3)加速度虽然由a= 定义,但a与v及t无关,根据牛顿第 二定律a=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是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及质量 决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匀速直线运动 (1)加速度:a=0;速度:v=定值;位移:x=vt. (2)图象,2.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加速度恒定,速度均匀变化.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三个基本公式,(2)平均速度公式: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 x-x=x-x=xN-xN-1=x=aT2 进一步推论:xm-xn=(m-n)aT2.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也 等于该段时间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v0和末速度v平方和一半的 平方根,即,(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1v2v3vn123n. 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 x1x2x3xn122232n2.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 xxxxn135(2n-1).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t1t2t3tn=,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1)自由落体运动.,(2)竖直上抛运动.,【名师点睛】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的一个注意事项 对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应注意物体速度减为零之后能 否加速返回,若不能返回,应注意题中所给时间与物体所能运 动的最长时间t= 的关系.,【状元心得】 1.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选择的基本方法 (1)如果题目中无位移x,也不要求求位移,一般选用速度公式 v=v0+at. (2)如果题目中无末速度v,也不要求求末速度,一般选用位移 公式x=v0t+ at2. (3)如果题目中无运动时间t,也不要求求运动时间,一般选用 位移速度关系式v2-v02=2ax.,2.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审题画出草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标轴)选用公式列方程求解方程,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名师点睛】 1.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进行逆向分析,即把运动看成是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关系仍可使用,可使问题大为简化.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几个推论及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对自由落体运动也是成立的,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但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3.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1)速度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等大反向. (2)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相等.,图象问题及其应用 位移(x)时间(t)、速度(v)时间(t)图象的比较,【名师点睛】 1.图象描述的运动方向 x、v轴上的正、负只能描述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方向,故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2.v-t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 v-t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该段时间内质点通过的位移,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3.v-t图象运动性质的判断 速度图象向上倾斜不一定做加速运动,速度图象向下倾斜不一定做减速运动,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是看纵坐标的绝对值随时间增大还是减小. 4.图象不是运动轨迹 x-t图象和v-t图象的形状并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相等时,二者相距最近.,2.相遇分为追及相遇和相向运动相遇两种情形,其主要条件是两物体在相遇处的位置坐标相同.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3.讨论追及相遇问题,其实质就是分析讨论两物体在相遇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问题. (1)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以通过画草图得到. (2)一个条件:即二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追上、追不上或二者相距最远、最近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突破口.,【状元心得】 追及和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1.在解决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最后还要注意对结果的讨论分析. 2.分析追及、相遇类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巧用图象法解决追及相遇问题 追及相遇问题涉及到的过程比较复杂,如果用公式法求解,有时不仅计算量大,而且难于将过程叙述清楚,而使用图象法求解,往往会比较直观.,用图象法解决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把握以下三个环节:,【典题例证】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路面一前一后均以20 m/s的速度前进.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止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的2倍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刹车的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为100 m,若要保证两车在上述情况下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最小距离是多少?,【命题探究】本题是两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过程较为复杂.由于两物体的加速度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并且两个加速度的大小也不相同.如果用公式法,运算量比较大,且过程不够直观,若应用v-t图象进行讨论,则会使问题简化.,【深度剖析】设前、后两车的加速度分别为 a1、a2,从刹车开始到停止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t1、t2.由题意知,a2=2a1,则t2= ,根据题 意作出两车从前车刹车开始的v-t图象.分别 为AC和ABD.图中三角形AOC的面积为前车刹车后的位移,且x1=100 m, 梯形ABDO为从前车刹车后后车的位移,由图象可知,矩形ABCO面积为 三角形AOC面积的二倍,三角形BCD的面积为三角形AOC面积的 ,即梯 形ABDO的面积为三角形AOC面积的2.5倍.由此得,后车从前车刹车开 始到自己停止通过的距离为x2=250 m,因此为使两车不相撞,两车在 匀速行驶时应保持的最小距离为:x=x2-x1=150 m. 答案:150 m,

    注意事项

    本文(热点专题2013年高考三轮冲刺讲解课件专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