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探讨.doc

    • 资源ID:193318       资源大小:10.9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探讨.doc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探讨论文关键词:人才流失;职业发展通道;协议工资制论文摘要:文章对当前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流失对企业危害很大。人才流失的危害,是与其离职前在企业承担责任的大小相对应的。管理人员离职,带给企业的影响是团队不稳;销售人员的离职,带给企业的风险是商业机密的外泄和市场份额的流失;技术人员的流失是企业核心技术的流失和研发项目的中断或夭折。一、人才流失主要原因(一)外界原因1.高素质人才供求不匹配,竞争对手之间日益激进的招聘活动。例如,近几年汽车行业火爆,各大汽车厂发展迅猛,部分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到处抢挖人才,造成人才资源供求紧张。有数据显示,2010年汽车产业总就业人数将达到357万人,到2020年将增至776万人。2007年,汽车人才是抢手货,2008年,这种态势仍将继续。2.企业日渐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开始成为行业对手或行业跟随者的“重点关注”对象。行业竞争对手或行业跟随者主动通过各种手段“诱惑”企业的员工,大家都希望学到企业某些管理体系,技术经验和营销模式,造成员工非企业内部原因的流失。3.员工对企业依附度逐步减弱,流动性增加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二)内部原因1.薪酬福利激励不到位,员工价值未得到充分认可。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物价和房价水平节节攀高,居民CPI指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各类生活必需品几乎都翻翻。在此种严峻情形下,薪资问题始终是一个员工极为看重的问题。员工的薪酬决定了他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关系到他的生活质量与活动空间。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某市市区2007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113元,年度为25356元。2007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4932元(月平均2078元)。市场工资价位,一般管理类员工月薪为20002500元(75分位),部门主管级月薪为30004500元(75分位),中层管理员工年薪约为1012万元(75分位)。由此给企业各层级员工(特别是新入大学生)稳定带来一定压力。2.企业职业发展通道不能有效支撑员工的发展需要。一是企业职业发展路径窄,如技术工人、专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项目经理等都缺少职业发展路径的设计。二是职业发展层次少,员工职业晋升等待时间长,形成“天花板”效应,特别是年青的大学生希望晋升要快速。据2007年调查,企业33.3%的主任工程师、25%的主办、20%的中干认为自己在企业内已没有上升的空间,合计共占有效问卷人数的25%。三是缺乏对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明确规划,员工不能清晰地看到自己未来的职业状况。3.部门领导欠缺育人意识或能力。少数部门领导只忙于日常事务,对新入员工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关注,造成新员工对公司和领导的不满意。有些员工因个性原因与主管领导不能融洽相处,员工流动倾向增加。4.没有对工作不满和工作压力的宣泄机制。当员工对现有工作不满意时,因缺少宣泄心中不满的渠道,员工对工作的不满意程度就会日趋严重,最后只能选择跳槽或降低工作绩效。5.内部培训机制不健全。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人才的工作更多地依赖知识或自身拥有的知识,因此在公司不能提供适当培训时,他们不再和公司荣辱与共,而选择保全自己的职业生涯。当前,企业培训是系统和不全面的,特别基层的年青员工得不到专业培训。(三)员工个人原因1.新员工“先就业后择业”和“出去看看”的思想较为严重。近年,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的宣传导向就是“先就业后择业”。由此,大学生毕业到公司就业一段时间,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后,就开始跳槽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机会。有部分新大学生总觉得要到社会上去闯荡一下,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认为年轻的时候不出去看看就会留下遗憾。2.人个家庭因素。年轻员工随配偶或男女朋友流动,或者回到父母身边等情况也是员工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二、人才流失的应对策略1.建立关键岗位后备人才队伍制度。第一,确定各关键岗位;第二,根据关键岗位设置基本的胜任条件;第三,由部门提出后备人才,公司进行考察;第四,关键岗位后备人才配备到位,并设计实施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第五,给后备人才适当的薪酬倾斜。确立人才梯队,发展组织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2.职业发展通道重新设计。一是建立各专业序列的职业发展通道。二是扩充职业发展通道层级,青年员工每二至三年能实现晋升,中年员工四至五年能实现晋升。三是点对点帮助员工设计或调整职业规划并促成职业发展的实现。合理设计人才发展的通道,让员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上升空间,员工才会安心工作。3.尝试实施关键技术人才协议工资制,实现关键技术人才薪酬与市场对接。不仅对外部引进的高级管理和关键技术人才实施协议工资,对内部核心人才也可以尝试实施协议工资制,避免因薪酬分配内外不公平造成内部人才流失。由于内部人才协议工资可能会对当期内部薪酬体系造成冲击,可以将协议工资增加额作为一种二至三年后滚动兑现的中长期激励。4.设立月(季)度奖金制度,增加薪酬分配的灵活性,起到调节收入水平、及时激励、拉开收入差距。减少员工对薪酬不满情绪。5.工作流程标准化,降低对个人的依赖。各项工作的开展无疑离不开员工个人的操作,但是应当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科学设计岗位,加强知识管理等方法,降低对个别能力出色的核心员工的依赖,弱化核心员工对企业资源的控制,避免出现因核心员工流失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对有离职倾向的员工,及早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公司机密外泄,依据离职对象,采取紧急办理或暂缓办理等方式。6.严把招聘关。如果企业招到的是不够忠诚、缺乏职业道德的员工,很难通过后期培养和共事让他对企业忠诚。抓好招聘关,设立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实施相应的心理测评及背景调查,从人员选用阶段控制员工的基本素质。7.在制度契约的基础上,要建立对新员工的“心理契约”。新员工流失率高往往是不能用制度来解决问题的。首先,招聘过程中给应聘者真实地介绍公司基本情况,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做好应聘者入职期关心、关怀;其次,定期组织一些培训,不光是仅入职培训而已,不断地修正新员工心理预期;再次,给予新员工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最后,各级领导加强与新员工的沟通,特别是针对流失高峰月份之前加强与新员工沟通和辅导。8.启用一些在企业表现优秀的大专生充实到管理、营销、现场技术岗位。企业一般招聘了较多的大专毕业生都在一线工作,这部分员工中一些表现很优秀,将他们充实到相关管理、营销、现场技术岗位使用,这样既可以让一线员工看到职业发展希望,保持稳定,又可以减少相关管理、营销、现场技术岗位流失率。9.向非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者提供更多更好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培训。让各级管理者接受最新、最适用的工具和方法,了解当前员工的心态,掌握沟通方式,提高留人技巧。留人的关键在于员工上级管理者,而不是人力资源部门。人才的流动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保留人才的目的是为什么?决不是为保留而保留,而是能够使人才为企业所有,为企业创造价值。与其怕人才流失,不如正确面对人才流失。建立人才梯队,发展组织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公司必需创造多种组合工具和方法才能达到长期留住员工的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留住人才都会涉及到财务方面及精力的投入,只有这些都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有效地留住人才的目标。

    注意事项

    本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探讨.doc)为本站会员(2****)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