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培养高素质人才.doc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摘要大学生是未来中国改革、发展和进步的骨干力量,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应该大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当代大学生是与改革开放同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并进的一代。他们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顺应历史发展、富有潜力和活力,能够推动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政治、道德素质,人生理想追求,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命运,关系到我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以及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等重要任务。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具有时代精神、较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是培养和造就适合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学生时代是一个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成才。2008年大学生思想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继续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由于大学生主体呈现复杂化、多样化趋势,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些问题。在过去相当长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时间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片面的社会至上的价值观,这种片面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个人价值,这直接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上,只强调社会需求,忽视甚至否定大学生个人内在的需求。改革开放30年,由于受到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也由于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又出现了个人至上的价值观,一些人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而忽视甚至贬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其结果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减弱。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与当代经济多元化、社会生活多元化的实际相对来说,呈现出矛盾、模糊、分散、迷失的特征。在西北工业大学2008年大学生思想滚动调查中,有226%的同学对“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