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人口转变与社会保障问题的法律思考.doc

    • 资源ID:196821       资源大小:21.4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人口转变与社会保障问题的法律思考.doc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人口转变与社会保障问题的法律思考摘要:中国的人口转变,从社会学角度来讲比单纯的人口数量的增加更能考验中国,它不仅是人口学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经济等诸方面,尤其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不仅是政策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我们需要从法律的角度来审视、思考人口转变后的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养老保障问题,以达成国家应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共识,促成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健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人口转变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法农村社会保障到20世纪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口经过艰苦卓绝的30余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才能实现的历史性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中国的人口转变,从社会学角度来讲比单纯的人口数量的增加更能考验中国,它不仅是人口学问题,还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等诸方面,尤其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问题,作者曾为此撰文,就人口转变的后续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社会保障不仅是政策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这还需要从法律的角度进一步审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被明确地写入了宪法文本之中(2004年宪法修正案),这本身就昭示了一种观念,即社会保障是个人的权利和国家的义务,国家有义务建立、健全并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以更好地保障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因此,本文欲再从法律的角度就社会保障,特别是与人口转变最为相关的养老保障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并请教于同仁。一、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一词译自英文SocialSecurity,也译作社会安全。作为社会保障法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早在1883年至1891年间就已由德国政府所创立。在社会保障创立后的100多年历程中,人们对“社会保障”作了多种相关的表述。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为: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公共措施来为其成员提供保护,以便与由于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等原因造成停薪或大幅度地减少工资而引起的经济和社会贫困进行斗争,并提供医疗和对有子女的家庭进行补贴的法律;英国牛津法律大词典的定义为:社会保障是对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旨在保护个人免除因年老、疾病、残疾与失业而遭受损失的法律的总称;德国学者的定义为:社会保障旨在使竞争中失败的人不致遭受灭顶之灾,并能获得重新参与竞争的机会,并为那些由于失去劳动能力或遭受意外困难而不能参加竞争的人,提供生活保障;美国人认为,社会保障是为人们提供因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等原因中断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经济保护,因结婚、生育和死亡带来的特殊开支以及抚育子女的家庭津贴的保障体系。上述表述的共同点是:社会保障是为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需要某些特殊帮助者提供的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制度。在当代,社会保障对世界各国来说不仅是一个名词,而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的总称。社会保障作为法律概念首次用于法律文献,是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SocialSecurityAct)。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费城宣言,国际组织开始正式采纳社会保障概念。此后,社会保障一词逐渐推广开来,为世界各国在建立对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的法律制度时所采用,在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国际劳工组织的一些公约和建议书中也都被正式使用。在我国,将社会保障看作直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制度。20世纪50年代的政府工作文件中亦使用过社会保障这一称谓,1986年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提出了“我国将逐步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雏形,作为官方文件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从此,社会保障词在我国得到广泛使用和深入研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确立了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前提下,由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五大支柱。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在健全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继续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推进社会福利的社会化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4条第四款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可见,社会保障作为一个法律制度已经从宪法的高度被得以确认。二、社会保障法的价值取向从法律的视野来看,自从现代社会保障观念产生以来,社会保障随着人权保护的强化呈现出逐步权利化的趋势。不过,社会保障权历经了一个由统治者的恩赐到社会成员应有的权利的艰辛漫长的历程。政府开始并没有把救济穷人看成是自己的职责,相反,对穷人还要进行严厉的处罚,穷人处于受宰割的地位,毫无权利可言。如英国1601年实施的旧济贫法是世界上的最早的社会保障法,其中规定,接受救济的穷人必须进“教养院”或“贫民习艺所”,强迫贫民劳动,对认为“懒惰而不值得救济”的穷人,政府还用严酷的手段惩罚他们。19世纪末,英国出现了费边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种对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思想。费边社会主义认为,贫穷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社会的事;新自由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中,贫困者并非是无能的、不负责任而懒散的弱者,许多处于困境的人不是不适者,而是运气不好的人,所以穷人不应该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丽受到惩罚,或者在接受救助时附加苛刻的条件。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观是社会保障理念的一个巨大进步,并在世界宪法中得到体现。法国共和国元年宪法第23条规定:“社会保障就是全体人民保证个人享受并保存其权利的行为;此种保障是以人民的主权为基础的。”法国第四共和宪法肯定了1789年人权宣言所提出的公民权利和自由原则:“如果因为年龄、身体或精神状态或经济状况而不能工作,那么任何这类人都有权从社团获得体面生存之手段。”这意味着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利已经上升为一种宪法权利,从此揭开了从最高宪法意义上认识社会保障问题的序幕;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规定了国家公民的经济权利,并特别规定了公民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美国宪法未对社会保障做出直接规定,因为这一领域只受到最高法院极为宽松的合理性审查。在大萧条和随后的新政影响下,某些州的宪法明确规定了社会保障的内容。如1938年纽约州宪法第17章第一节规定:“对穷人的资助、关怀和支持是公共问题,它们应获得州政府及其分支的解决。立法机构可随时确定其方式和手段。”这些规定的重要意义在于,将公民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视为公民的基本权利组成,这为美国宪法中的基本权利注入了新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2004年宪法修正案再次明确,“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实质上就是国家与公民、社会与其成员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这种关系所表现出的便是一种权利与义务关系,社会保障对于受保障的主体而言本质上是一种权利,对社会保障问题的认识不能偏离这个基本视点。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无论是福利型国家,还是市场取向的国家,都把社会救助看成是政府行为,是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社会救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只要是穷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其收入低于贫困线,就有权利申请救助,或者说,个人需要时接受社会救助是一种法定权利。世界人权宣言明确地将社会保障作为人权的重要内容,该宣言规定:“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社会对穷人的资助是“穷人的权利”。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救助受益对象范围很窄,穷人的权利没有得到保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是20世纪90年代在城镇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它标志着政府职能由传统的发放救助金、特困补贴、节日慰问、送温暖等形式的“道义性救助”和非制度性帮困过渡到“义务性救助”,实现了“从个体主义贫困观向结构贫困观、从施恩论向权利论的转变”。然而,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其经济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其它相关论文-人口转变与社会保障问题的法律思考.doc)为本站会员(2****)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