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doc

    • 资源ID:197400       资源大小:13.1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doc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代写论文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它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德育的生态性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可或缺。关键词:德育;人与自然;生态性功能;和谐社会;构建一、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形成新的自然观人类产生之初,人便与自然相依为命。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技术与能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始以改造自然为己任,认为人是地球的主宰,是自然万物的灵长,其他生命体都是人类的附庸,自然界的其他一切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和机器,它们没有权利可言,没有自在价值,只是为人类所用;人对自然万物没有所谓的责任等,即是说,人对待自然界一切非人类存在物的任何行为,都不存在道德问题,不受道德的约束。这种长期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导致了千百年来人类对其以外生命体行为的盲目和残忍。直到近期,在人类难以解决自己面临的严重的生存和发展难题时,才认识到自然万物之于人类是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统一体,不可互相代替。德育的作用就在于引导个体形成这种新的自然观。1新旧观念的比较以往的传统道德教育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其观点主要表现为“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人是唯一的道德顾客,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人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他存在物都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情感投射的产物”1。而新的生态世界观强调三个方面:(1)强调整体,认为世界是由相互关联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现实中的一切单位都是内在地联系着的,所有单位或个体都是由关系构成的,每一事物都包含着其他事物,事物之间相互包含,所有事物都包含在整个世界的复杂的关系网络体系之中。(2)强调秩序,认为世界是变化着的有序整体,事物的内部力量与环境影响的外部力量保持着动态平衡,世界的永恒变化导致了世界的宏观有序和自然界的进化。(3)强调对自然界所有生命的尊重,人类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而且人类价值包含于自然价值之中,人类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都有赖于对自然有机整体的维护以及同自然界的和睦相处2。2德育的生态性功能可以使人们形成新的自然观在面临大自然的强烈报复行动的当代,德育要在更新传统的人生观、自然观方面发挥其功能,使人们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观念。观念的更新是行为转变的前提,人们一定要“破除人类活动是为了主宰和统治自然,无限制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传统做法3,取消人对自然的主宰意识,改变自然无限、无主、无价的观念,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认识并承认自然的价值。自然环境价值包括人类栖息价值、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方面,德育强调环境价值,旨在引导人们树立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观念,热爱并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积极参与美化自然、促进环境良性发展的行动,并在行动中培养生态是非观、生态义务感和生态参与感,培养他们为创造人类美好生存空间而努力的自觉意识。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平衡,承担起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自觉树立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发展平等的人类平等观和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将自然视为平等对话与交流的伙伴,“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之道的伦理性态度,倡导一种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匹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精神”4,进而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价值实现改造为人类离不开自然而存在、不能离开自然而发展的新观念。二、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善与恶人类在建立自己的家园的历史过程中,把科技、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内涵,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道德关系。这就使人类在狭隘的视界下自认为是自觉地征服自然的一系列行为,而在更高远的视界下来观察却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从而使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在由“自在”、“自为”向“自由”状态过渡时表现出一定的迟滞性5。由于人类自身缺乏对人与自然整体性的认识,在行为上往往形成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们只有突破过去只着眼于个别利益的褊狭眼界,为人类的共同生存和发展采取共同行动,将保护生态,追求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作为自身内在约束力的要求,并将之上升到伦理规范,才能显示出“真正的人的道德”。1.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善与恶生态伦理学创始人莱奥波尔德在大地伦理学中说:“一切事物趋于保护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当的,而当它与此相反对时,它就是错误的。”在对待自然环境上,人的生态道德情感不同,其善恶的评价也大相径庭。这种生态道德情感是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世界交往行为、方式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人对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共鸣,也是人对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之情。它总是对是否需要善待自然、如何善待、在何种程度上善待发生作用,使人们的行为因为与生态道德基本原则相符或相违背,而被认为是善或恶。2.德育的生态性功能可以使人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善与恶生态道德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规范,而德育的生态性功能正“可以使人们懂得在与自然交往之中的是非与善恶,从而对个人及社会行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按照一定的善恶标准来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将这种道德认识和判断内化为个体人格的部分,提高人类精神文明的水准和境界,使得人们在与自然交往中超越自我和浅近的视野,从人类世世代代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出发,从对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从而选择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的对待自然的方式,拥有一种超越人类自怜自爱的、对无情无欲的自然之爱。由此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意识到自然环境的价值,自动地做出有利于自然环境保护、避免自然环境破坏的行为(趋善避恶),形成生态良知、生态审美等生态人格,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原则,履行生态道德义务,使社会形成普遍的生态道德意识,形成一种崇尚自然、爱护自然的社会风尚、社会思潮。三、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1.人与自然交往的规范行为“生态道德交往是人为着自己的生存必然与自然发生关系但保持道德性的活动,把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当成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7。为此,人与自然交往的规范行为应遵循三个规则:一是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并过上健康生活的权利,承担保护子孙后代持续生存发展的责任;二是地球上所有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三是每个人有义务关心、制止破坏与侵犯他人和物种生存权利的这种违背人类责任的不道德行为。2.德育的生态性功能可以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没有对自然生命的正确态度与行为,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中的难题就不会得到积极的改善,最终,人类将因自身行为导致自我毁灭。因此,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的意义就在于,它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它教育人们善待自然、善待万物,学会与大自然和平共处、互尊互惠,力所能及地参与、参加维护自然环境的活动;它试图引导人们在研制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同时防止和解决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并着眼于全球的环境改善,最终实现“万物并肩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最佳生存环境。人类为了自身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就必须更好地保护它、利用它,自觉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成人与其家园的关系。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doc)为本站会员(2****)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