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我国校园气象站的规模结构格局与评价.doc

    • 资源ID:197955       资源大小:13.2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我国校园气象站的规模结构格局与评价.doc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我国校园气象站的规模结构格局与评价摘要通过对我国校园气象站结构规模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提出我国校园气象站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关键词校园气象站;结构规模;发展趋势和前景中图分类号G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8)10-0009-02ScaleStructureandEvaluationinCampusWeatherStation/RenYongxiaAbstractThroughcomprehensiveanalysisandevaluation,thepaperpresentsthedevelopingtrendandforegroundforourcampusweatherstation.Keywordscampusweatherstation;structurescale;developingtrendandfutureAuthorsaddressNo.14MiddleSchoolinWenzhou,Wenzhou,Zhejiang325003气象站进入校园是20世纪30年代由竺可桢先生提出,并率先在他任教的东南大学校园中创建。而后,我国中小学的校园中也曾建立过不少气象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中小学的气象科学教育与普及,因此,校园气象站犹如雨后春笋,在共和国的中小学校园中纷纷诞生建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就有70%的中小学都曾建立过校园气象站。校园气象站不但在我国中小学的教育与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而且还为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辉煌贡献,并且在中小学的校园中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靓丽风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蓬勃发展,校园气象站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和对中小学生实施“科技教育”的载体与平台,它更是一展丰姿,充分展现了它独特的个性和多面体的三维作用。同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运转与发展,校园气象站的内在机制功能不断提高和完善,结构格局也不断更新发展。目前,我国校园气象站基本上形成了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和地面气象综合观测站等三大规模结构格局。1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是气象工作的基础,是获取大气要素数据的基本场所。中小学中的校园气象站是完全以国家气象行政部门颁布的气象台站建设标准要求为蓝本进行建设的。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一般由工作室、观测场和气象仪器构成。工作室是气象站的心脏部分,是整个气象站组织工作的基础,是室内仪器安装、气象数据处理和气象产品制作的中心。工作室的面积一般不小于20m2,还要置放工作台、文件柜等设施。观测场是安装气象仪器的专门场所。按照中国气象局颁布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其面积有25m×25m和20m×16m2种规格,而且还要求四周200m以内不得有视程障碍物。气象仪器是获取各大气要素的专门工具。气象台站所使用的仪器必须是国家气象行政部门指定的气象仪器生产厂家的产品。仪器的品种与数量必须满足规定的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要求。按照国家气象局规定的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的建设标准要求,我国大部分的校园气象站都没能达到。首先是观测场普遍偏小,同时四周200m以内无法排除视程障碍物。有的学校还采取分块的方法,将仪器分别安装在几个地方。还有的学校将观测场安置在楼顶上,造成所获气象数据的实际误差。其次是气象仪器的购置,有的校园气象站采用了教学仪器生产厂家的产品来替代,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严重地破坏了校园气象站建设的严肃性和科学性,致使校园气象站成了单纯的教学工具。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是中小学校园中建设历史最悠久,使用范围最广泛,也是气象科学教育要求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在70多年的运转中,曾为我国中小学的气象科学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活动、气象科学探究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它的发展参差不齐,但还是有许多单位做出了成绩作出了贡献。如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幸福路小学、浙江省德清县洛舍中心校等校园气象站都能被当地的气象部门定为该地区的气象观测点,所观测的气象数据允许输入气象部门的数据库。小气象员们的科学实验报告都能得到国家、省、市、县领导部门的承认与表彰。有的实验报告还被全国性的报纸杂志刊载,有的还被编入科普书籍,甚至教学参考书。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是我国中小学中优秀的教育装备和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它不但适合中小学完成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课本规定要求的气象科学教学,而且还可以为气象科技活动提供平台,为素质教育提供载体,实在是功不可没。但是,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也有其无法修正的局限:1)只能供为数不多的气象活动小组成员使用,无法承担气象科学普及和大面积学生群体共同参与活动;2)局限于单一的校内气象观测,无法与其他学校的校园气象站进行气象信息的交流与沟通;3)只能获取定时观测的气象要素数据,而无法获取其他任意时间的气象要素数据,如节假日、假期和夜间等时间的气象要素数据;4)所获的气象要素数据的意义只代表学校所在地的大气状况,而无法获取可以相互对比的数据,也就是说只有时间纵向数据而无时间横向数据;5)人工观测所产生的误差无法用科学的方法来订正。2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诞生的气象科学发展的新生事物,是一种能够自动观测、记录和存储气象数据的设备,是目前国内外气象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专业气象台站和军事气象台站都在广泛使用的基础设备。它能自动采集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雨量、蒸发、日照、紫外线与太阳辐射等八大气象要素的实时数据,为大气监测、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等提供与存储准确科学的数据。目前,世界各国的气象台站与校园气象站都在推广使用。首先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引进校园的是我国台湾省的台北市。20世纪90年代,台北市12个区的60所中小学都安装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并组成了全球领先的微观(micro)气象网。这些学校的校园气象站既是一个各自独立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自己学校的网页上显示校内每天的天气变化状况。同时各校校园气象站也会将每天的观测资料送至台北市校园气象网。在这集中型的气象网中,网站的浏览者除了分别看到60所学校所收集的实时或历史的气象资料,也可以同时看到60所学校在同一时间内所收集到的特定气象要素数据。其次是“香港联校气象网”。该网是本世纪初由香港新界翁佑中学发起,由香港地区30多所学校响应参加所组成的。这些中小学都统一安装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由香港天文台、香港城市大学大气实验室统一集中,每天收集各校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所获取的气象数据,通过专门网页公示。同时定时组织成员学校联合开展一系列气象科学探究活动。再则就是北京数字气象网。2007年初,由北京市气象局牵头组织海淀区八所中小学安装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并编写了统一的气象科学教育校本教材,进行共同的气象科学教育与探究活动。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能获取定时观测以外任意时间的气象数据,并长期存储保留。它不但可以获取时间纵向数据还可以获取时间横向数据;同时,所获取的气象要素数据比人工观测更准确更科学。通过网络可使各校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使长期禁锢在校园内的气象科技活动突破学校围墙,创设出更大的科学探究空间。而且还可以吸收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参与活动。但是,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自动观测代替了人工观测以后,导致“科技教育”中学生要人人动手实验的要求无法实施;减少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技能训练的平台;失去了各项素质培养训练的优秀载体。3地面气象综合观测站地面气象综合观测站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和对中小学生实施“科技教育”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我国校园气象站的规模结构格局与评价.doc)为本站会员(网****)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