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浅谈社会转型期社会公正的构建原则.doc

    • 资源ID:198491       资源大小:13.5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浅谈社会转型期社会公正的构建原则.doc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浅谈社会转型期社会公正的构建原则摘要转型时期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贫富差距加大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在所有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方法中,社会公正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关键之关键。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公正;构建所谓社会转型时期,是指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从时间段来讲,自改革开放肇始一直到目前这一整个大时段都可以称作社会转型时期。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毫无疑问,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新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不仅国人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就连西方人也为之赞叹。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负面现象,如贫富差距问题、官员贪污腐化问题、资源浪费问题和环境恶化问题等等也随之而来,并且越来越成为威胁社会稳定、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这些负面现象当中,贫富差距问题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事实证明,如果贫富差距问题得不到重视与解决,我们必将在不远的将来付出惨痛的代价。如果说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还有唯一的济世良药的话,那就是社会公正制度的完善与加强。公正作为一个规范性范畴,是人类的基本价值之一。在汉语语境中,公正与公平、正义的意义很相近,但亦有区别。公正常被用来评判是非功过,公平则常用于评判交换贸易,而正义则常用于评判伦理道德。就此说来,公正与正义的意思更为接近。汉语中的公正与英语justice的字面意义有相通之处,其含义是,相关各方在权利和义务上均得其所应得和承担其所应承担。社会公正是社会保持稳定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缺乏社会公正的发展是畸形发展,不仅不能持久,而且也是危险的。苏联的教训我们都该记得,我们当前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更不能忘记。鉴于此,社会公正制度的加强与完善是我们当前亟需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当然,社会公正制度的建立不是一个想当然的过程,它有一些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一)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社会实行的分配方式是“人均一份”式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十分不公正。它其实是一种变相剥夺形式,是贡献较小者、能力较弱者对贡献较大者、能力较强者在分配方面的剥夺。在经济领域,公正是一种分配原则,叫做“分配公正”。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公正就是贡献和满足之间的相称,就是按贡献分配。马克思在其著名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样的尺度劳动来计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按照贡献进行分配虽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分配方式,但距基本实现社会公正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劳动、资本、技术甚至包括管理技能等均应当参与初次分配。为适应这一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按照贡献进行分配之所以是公正的,关键就在于它注重和强调个体人(社会成员)在生产要素方面的付出数量和付出质量同自己的获得(收益)之间的对称,即“付出”与“获得”之间具有一种恰如其分的对应关系。(二)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也就是说,人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相等,非基本权利和非基本义务也按比例地相等。众所周知,关于权利的观念同时也是关于义务的观念。但仅凭观念是不足以让人们承担并履行义务的。已经得到观念支持的资格、利益、能力或主张还必须得到社会行为规范的支持。社会规范通过规定可以做什么、不得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的行为模式以及对失范行为的制裁,迫使人们不得不承担和履行义务,并因此使相关的资格、利益、能力或主张得以成为规范意义上的权利。这些规范涉及生命、身体、财产、婚姻、买卖、信仰等在人类社会生活里经常容易发生冲突或容易受到侵害的方面,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主要领域,它们所设立的权利和义务也因此是多种多样的。当前我国社会中城乡收入差别明显就是权利与义务没有真正统一的具体体现。有数据显示,1997年到2002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380多元,而城镇居民收入却增加了2500多元,农民收入的增加额不足城镇居民的1/6。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城市和乡村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这种不对等表现于很多方面,如长达50余年的工农业“剪刀差”和城乡二元经济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医疗制度、二元公共财政制度等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很好解决,权利与义务得不到统一,则社会公正就难以实现。要建立社会公正,就必须将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就要强调“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三)机会均等原则机会是指社会成员生存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同现代社会与市场经济相吻合。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进入社会生活时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平等起点,亦即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具有平等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的生存权利、平等的工作权利、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以及平等的性别权利等。一个社会对于社会成员基本权利予以有效的保护,是社会公正的底线要求。怎样来实现机会均等呢?萨托利曾指出:“我们不再谈论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而是说对每个相同的人一视同仁。于是问题就变成:哪一种相同才是可以接受的相同?这就象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可见,无原则的等同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它只会以一种新的不平等取代过去的不平等,带给人类的与其说是宝贵的公正,不如说是可怕的灾难。事实上也就是说,机会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生存发展的起点平等,机会资源共享。从总体上要给予每个社会成员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防止一部分人享有特权和另一部分人被非法剥夺权利,凡是具有同样潜能的社会成员应当拥有同样的起点。我们在实行户籍制度改革之前,农民被农业户口牢牢固定于小块土地上,户口本上打着农业户口的印记,事实上也就等同于被剥夺了如城里人才有的招工、转干等机会。实行身份证制度,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开始推行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后,人们才真正开始享受到机会平等的幸福。二是机会实现的过程平等。机会的实现必须排除一切非正常因素的干扰,特别要消除阻碍人们健康合理发展的人为障碍,取消个人所拥有的任何特权,保证国家为改进人们的状况而采取的措施。只有起点和过程都是公正的,才有可能保证结果也是公正的,从而创造出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利于实现人的价值。(四)社会公正与民主、法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的目标不仅仅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是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便包括实现自我表达的政治权利。当个人的自我表达权利无法在民主的制度框架中得以实现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就无从谈起。民主的价值因此首先是本体论的,它本身就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同时,民主的价值也不仅仅体现在它的本体价值上,而且还体现在它的工具价值上。首先,民主为法治提供了最后一道保障。没有民主的法治是只对民众的法制,且极有可能导致独裁。这一点不仅在二战时期的德、意、日等国表现突出,就是在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内也有所体现。其次,民主允许公开的讨论,因此为在公民中达成共识提供了一个重要条件。公民的共识无论是对民主还是法治的良好运行都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开讨论不仅不会削弱国家的行政能力,反而会加强它。因为在公开讨论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政策不容易出错并且更容易为民众所接受。再次,民主使得国家架构以及政府政策更趋于稳定。这是因为,民主的结果是妥协和利益均衡。在没有外部的强大冲击的时候,它很难予以改变。另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是民主得以充分实现的保障,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公正的实现。社会公正的实现不以法制化为保障,就等于将社会公正这个大厦立足于沙地之上。只有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公民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都有了相应的、具体的法律规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评判才有标尺,也才能运用法律手段与发生在政治、经济、司法领域的不公正现象作斗争,保障社会公正的实现。(五)社会公正与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相结合的原则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浅谈社会转型期社会公正的构建原则.doc)为本站会员(网****)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