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论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doc

    • 资源ID:199147       资源大小:34.09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论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doc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论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内容提要:本文从社会建设“软”的方面引出社会共同性和“软实力”的培育问题,并以“大传统”和“小传统”的新视野,探讨了“大传统”四个层次的结构性特征:终极实在层次的崇高趋向、观念层面的价值共享、制度层面的秩序导向、日常实践层面的策略解释,并以此进一步解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应的四个层次。文章接着指出,要把上述四个层次的软实力从潜在形态转化为现实形态,必须在理论上处理好三个问题:利益共同性与价值共同性的相互关系、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相互转化;文化软实力的实现形式。文章最后指出,当代中国已经成为了不同社会思潮和话语检测其影响力的特殊场域,因而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问题,在内外两方面都突出来了。作为“大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有一个“力量提升”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势位提升”的问题。中国社会学由于自己学科的特点,可以也必须在构建中国社会文化软实力的伟大事业中,起到自己独特的作用。关键词:社会建设“软实力”大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价值观的“势位”引言:社会建设的“硬”“软”两个方面及其根源社会建设是为了在一个市场经济的陌生人世界里,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互助合作的新的社会共同体,这个社会共同体,在宏观上叫做和谐社会,在微观上叫做和谐社区。社会建设又是为了在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时代,构建社会认同度高、归属感强的社会共同性,这个社会共同性,在宏观上叫做社会归属感,在微观上叫做社区归属感。不论是社会共同体,还是社会共同性,都是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共同体的建设和构建,主要是与合理配置和培育以物质利益为主的有形的“硬”社会资源,从而是与增强和培育硬实力联系在一起的。而社会共同性的建设和构建,则主要是与合理配置和培育以文化力量为主的无形的“软”社会资源,从而是与增强和培育软实力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在去年的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长沙年会上,我曾经给社会建设下过这样的定义:社会建设,可以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来加以把握。从正向说,所谓社会建设,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通过这样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增加安全,增进团结,改善民生。i这一定义的特点是,第一,它鲜明地指出了社会建设的实质是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第二,它也指出,社会建设,特别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并不是在无矛盾或忽视矛盾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三,正是由于社会建设是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社会建设不能不以促进社会公正为自己的实质,以共建共享社会和谐为自己的目标,而实现这一实质、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实际的切入点就是改善民生。所以,社会建设与促进公正、构建和谐、关注民生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过去我们讨论社会建设的“硬”的方面较多,研究“软”的方面较少。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会越来越重要。本文着重探讨“软实力”的培育,看看能否给这个问题提供一种思路和框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为后来的思考提供一点基础,至少也能加深对某些问题的理解。衷心希望求得大家的批评指正。一、大传统与小传统“大传统”(greattradition)是作为与“小传统”(littletradition)相对的概念来使用的。我国有学者有这样的界定:大传统是某种优势文明的文化形态,是与地方性社区的小传统相对而言。无论从文化形态的数量,还是质量上考察,大传统的文化系统都显示出一种稳定、成熟、恢宏的气势,使文化的代代传承不易被别的文化冲击所打断。ii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中,美国人类学雷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首先提出了大传统(greattradition)与小传统(littletradition)的概念。雷氏长期致力于农村社区的研究,自1930年起对墨西哥南部尤卡坦进行了长达16年的考察,曾到中国、印度、波多黎各及欧洲考察。在农民社会与文化(1956)一书中,他提出了大传统(greattradition)与小传统(littletradition)的这对范畴。在他看来,拥有社会精英及其所掌握的有文字记载的文化传统的都市社区,跟保持有大量口传的、非正式记载的文化内涵的乡村社区,是很不相同的。雷德菲尔德以大传统和小传统来指称文明社会的两个方面,前者指都市文明,后者指地方性的社区文化。在这两种传统的关系上,尽管他主张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但他强调大传统是一个社会中占优势的文化模式,为整个文化提供了规范性的要素,形成了整个文明的价值内核(尤其是体现为都市文明的文化模式);而小传统的各种因素往往是由大传统进行解释的,大传统创造了文化,小传统只是简单地接受而已。iii尽管学术界对此有很多批评,但雷氏的原初界定还是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因为此后人们研究这两种传统,没有脱离以下这些区别:空间维度-地域区别,时间维度-过程区别,影响覆盖力-宏大狭小的区别,遗传能力-稳定与易变、持续与中断的区别等。对上述两种传统的研究,亦包括在其他相关术语之下展开的讨论。在社会学理论方面,精英的书面文化与民间的口承文化的讨论可以看成是大传统和小传统范畴的一种延伸。如吉登斯把“大传统”视为建立在书面文本基础上的、合理化的传统,其形式有宗教、民族国家的规范及意识形态等;“小传统”是存在于地方社区中的、表现为形形色色的小型口承文化(oralculture),如魔术、巫术和当地的其他习惯、日常生活的惯例等。这些小传统与过滤下来的合理化的“伟大传统”“不是相去甚远便是直接冲突”。iv吉登斯关于伟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讨论,应当说是其现代性思想的组成部分。在他看来,现代性过程的重要一面是民族国家的不断成长走向极盛,其间,地方社区的人民不断从地方性制约中解放出来,直接面对国家的全民性规范、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的过程。v有些学者认为这种过程是一种现代化的需要,隐含着大传统取代小传统的必然,强调国家的同质性,模糊了多样性的地方文化分野。其他社会学理论家如胡塞尔、舒茨、加芬克尔关于生活世界、常人社会学、本土方法论的研究,布迪厄、吉登斯有关专家知识与常人知识的论述,哈贝马斯、卢曼的系统与生活世界的理论,后现代主义的宏大叙事与小叙事,以及主文化与亚文化的研究(郑杭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与大传统和小传统的讨论相关联。在分支社会学研究领域,亦有大量题材涉及到大传统与小传统的问题。譬如,政治社会学中的国家与市民社会,法社会学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成文法与习惯法、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社区研究中的社会时代与社区时代、法理社会与礼治社会、都市社会与乡土社会、陌生人世界与熟人社会,在我国文化人类学中则有士绅文化与乡民文化、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等等。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区分,特别是对大传统的深入理解,为我们分析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提供了一个有新意的视角。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其它相关论文-论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doc)为本站会员(网****)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