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论文-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风险管理.doc
企业研究论文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一、并购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一)搞好企业自身定位。企业要想成功实施并购,首先要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弱点,一方面要对自身的财务状况、组织结构、管理层次的素质、企业产品的市场状况、研究与开发能力以及企业的目标和战略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还应对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分析,在搞好自身定位的同时要明确收购兼并目标,如是要在同一地区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将同一特色产品向其他地区扩展,还是要获取资源或产品的互补等。成功的收购与兼并交易往往始于以上明确的“工业逻辑”。有研究表明,60年代西方许多收购与兼并交易就是因为上述工业逻辑不明确而失败。因为若收购与兼并目标不明确,往往会引起企业内外员工的质疑,资金来源也难有保障,从而导致并购失败。与此同时,应注意对目标企业进行深入了解,对其生产设备、技术人才、产品销售、发展潜力等情况必须完整掌握,进行详细的审查;谨慎提防卖方提供虚假或错误的财务报表,尤其应对其财务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潜在问题;为保证审查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通常应聘请专家如注册会计师、律师等参与并购,防范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信息风险。(二)对并购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并购的财务决策是并购决策的核心,也是并购过程中各种财务活动的依据。它主要通过分析各种并购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大小,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选择最优的并购方案。现实中,很多企业的并购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产生负效应,财务决策失误如未对兼并对象作详细的财务分析,过高地估计了自身的财务能力,支付价格过高是一个主要原因。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能加强企业兼并或收购活动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减少盲目性和风险性,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在现金购买方式下,通常采用净现值法来判定方案是否可行。净现值是通过将兼并方案中所估计的目标企业现金流量按要求的收益率贴现到基准年所得的现值与所支付成本的现值相减而得出。在这里,收益包括并购后企业的运营净现金流量;成本包括收购价格、承担的债务及有关调研、评估、注册的手续费等。在确定成本和收益的具体内容后,就可以通过估算净现值指标进行决策。净现值如果大于或等于零,则说明该并购方案可行,否则就不可行。在换股并购方式下,财务决策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换股的比例问题。在决定换股比例时应充分考虑对每股收益、每股市价以及股东拥有的股票总价值的影响。二、对并购企业进行有效整合(一)增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