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论文-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组织结构比较及共生模式研究.doc
企业研究论文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组织结构比较及共生模式研究摘要20世纪中后期,企业组织出现了企业集团化与企业集群化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它们在组织特性、运行机制、竞争优势等方面存在诸多同质性与异质性,二者不断演化,交叉渗透,分包制就是其共生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关键词企业集团企业集群共生模式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中后期,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组织出现了从单体企业组织向中间性组织演化的趋势,主要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路径选择企业集团化与企业集群化。企业集团是指大中型企业为了共同的经营目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基础上形成的多法人企业联合体,是竞合范式下企业组织演化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企业集群是由众多自主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通过企业之间的信任和承诺等非契约方式为联结纽带,在某一地理空间高度聚集而建立起来的企业关系群,是竞合范式下企业组织演化的另一种组织形式。威廉姆森对中间性组织进行了初步研究,“在以完全竞争市场和一体化企业为两端、中间性体质组织介于期间的交易体制组织系列上,分布是两极分化的。”他认为,在向市场逐渐递进的层级组织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过渡形态,他称其为中间性体制组织,并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发生效率等三维视角对其效率进行了分析,但是他并没有使用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概念,对二者关系也没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二者关系问题一直未得到学术界重视,对其关系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二、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的同质性分析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都是由众多企业组成的复合经济组织,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1从组织特性上看,二者都是中间性组织,本质上是相同的由威廉姆森的“中间性体制组织”理论可知,企业集团和企业集群都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制度性安排,糅合了层级组织权威机制的有计划性和市场价格机制的竞争性的优点,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企业这只“看得见的手”按照不同排列方式构成的网络化组织。它摆脱了企业内部资源专用的局限性,通过一定的联系纽带形成对企业外部资源的共享,极大地拓展了企业可利用资源的覆盖面。企业通过多样化的联系和交互式的合作,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促进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优化了资源配置。所以,它们都属于中间性组织,没有质的区别。2从经济性上看,二者都显出较强的四大经济效应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