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论文-我国多层次征信体系的生成机理与演化路径.doc
企业研究论文我国多层次征信体系的生成机理与演化路径内容提要市场化改革给我国商业性征信机构的产生提供了内生动力,然而,寡头垄断型的银行业结构,国有和国有控股银行缺失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消费信用发展起步晚、规模小,人口流动性小等因素抑制了内生于市场的征信体系的产生与发展。在内生的私营征信业受到诸多体制和经济约束而不能充分发展情况下,政府不得已选择通过强制性手段建立公共征信机构,从而形成了中国目前的多层次征信体系。实质上,这是在自然的制度变迁进程受阻的情况下,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以弥补征信制度供给不足的一个必然结果。从动态演化角度看,应该通过构建合理的竞争和合作机制、完善金融业结构和制度、完善法规、市场主体培育、改革行政结构等手段推动市场导向型的商业性征信发展成为征信市场的主导力量,让公共征信逐步从征信市场退出。关键词征信体系银行业结构生成机理演化路径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信用信息是对识别一个潜在债务人借款者诚信程度和履约可能性有用的信息。本文所论的征信体系是指一国生产和传播信用信息的组织所构成的系统。按国际上一般标准,本文将以盈利为目标的民营征信组织定义为私营征信机构,是典型商业性征信,这类机构基本都是股份制的公司;将政府主办不以盈利为目标的征信组织定义为公共征信机构。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债权债务关系是最普遍的经济关系,但是,信用经济有效运行需要一个讲诚信和信用的环境,需要有激励诚信的机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整个社会逐渐觉察到诚信的缺失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要求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2002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信用体系,其核心就是建立完善征信体系。经过近五年的建设,已经构建起了一个覆盖面广泛、结构基本上完整的征信机构体系。目前这个体系包括以下三类机构第一类是私营的征信公司,包括国内民营的资信调查公司和在我国设立办事机构的外资征信机构,共有100多家。第二类是有政府背景的地方性征信机构,比如,北京市政府控股的“北京信用管理公司”和北京市工商局建设的“北京市企业信息系统”、“上海市资信有限公司”、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建设的企业信用数据平台等。第三类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银行系统建设的,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在上述征信机构体系中,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征信系统对银行信贷信息的覆盖面最为广泛,在征信体系中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