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论文-民营企业上市前后绩效分析.doc
企业研究论文民营企业上市前后绩效分析摘要民营企业在不断壮大,逐步走入上市阶段。那么民营企业在上市之后变现如何,上市为企业带来了什么,这些都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重点。关键词民营企业绩效一、文献综述谢百三和谢曙光分析了中国1993年~2002年中期上市的民营企业的整体业绩表现,研究发现,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整体绩效很低,绝大多数没有投资价值。表面上看,这似乎与非国有企业效率较高的传统观点矛盾,而实质上其原因在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的根本缺陷股权分裂制度。文章的结论表明,当前有关部门恢复实施国有股向民企和外商转让的政策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反而有国有资产与民族资本严重流失之虞。卢文彬,朱红军对1996年公开上市发行的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在IPO当年及其后3年经营业绩的变化趁势和特点,以及与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IPO当年及其后3年的经营业绩呈现显著下降态势;流通股比例高低对IP0公司经营业绩变动趋势未产生重大影响,而不可流通股中的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比例则有较大影响。对我国民营上市前后的绩效的研究包括,张俊喜、张华对1999年~2001年民营公司与非民营公司的运营状况、盈利能力、财务杠杆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认为在运营状况方面,非民营企业有规模优势,但民营企业在市场销售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效率占明显优势,这说明民营企业的管理效率比较高,在销售回报率、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回报率上都高于非民营企业。谢玲芳,朱晓明对1996年~2001年在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评估了民营企业在上市前后2年的绩效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上市后收益指标、实际销售、财务状况都有明显提高,只有收益率指标有所降低。此外,通过对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两种上市方式的对比研究,发现民营企业IPO上市的绩效略优于买壳上市企业,民营企业上市后融资环境变得更为有利。二、研究方法与变量定义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考察民营企业上市之后的业绩变化,分别是实际产出,收益率,偿债能力,资产管理比率。主要采集的指标有实际产出,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回报率,毛利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负债率。考虑到价格上涨的因素,对实际产出等用CPI做了相应的调整。本文选择了1996年~2004年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数据样本采集了每家上市公司上市前3年及上市后3年,包括上市当年的数据,其中剔除了一些异常的数据。分别计算在不同的绩效指标下,上市前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