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论文-浅谈济南市玉符河综合整治设计中的几点体会.doc
水利工程论文浅谈济南市玉符河综合整治设计中的几点体会摘要玉符河是济南市西部一条较大的山洪河道,现状防洪能力较低。为适应济南城市建设需要,济南市政府计划对该河进行综合整治。本文就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的设计理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请限制在1000字以内关键词玉符河生态河道整治玉符河是济南市西部一条较大的季节性河道,发源于泰山北麓,流经济南市历城、长清、市中、槐荫四区,于槐荫区的吴家铺北店子村汇入黄河。根据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西部将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玉符河将成为连接西部新城、长清片区的纽带。河道整治以防洪为主,兼顾蓄水、绿化、景观等功能,使其成为具有城市景观功能的河道。一、工程概况玉符河发源于泰山北麓,上游有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三条支流,在三川回合处建有卧虎山水库,汛期洪水通过卧虎山水库下泄,水库以下玉符河干流总长河道总长408KM,流域面积8273KM2。流域内大部为山区,上游地势较高,京沪铁路桥以上为山丘区,以下为丘陵区。铁路桥以上,上游段坡降较陡,河口较宽100~2000M,铁路桥以下游段坡度变缓,河宽变窄,济长公路桥附近仅160M,丰齐~北店子长122KM,坡降更为平缓,受黄河回水顶托,泥沙淤积,入黄口以上30KM形成倒坡。牛角峪由于兴建了玉清湖水库的沉沙池,河道的堤距由700M缩短至150M,大大较低了河道的行洪能力。玉符河为季节性山洪河道,断面上大下小,河道蜿蜒曲折,河床、河岸冲刷严重,堤防残缺不全,年久失修,行洪能力低,易漫溢成灾另外,由于黄河河床较高,玉符河末端呈倒比降,一般洪水无法泄入黄河,下游地区易受淹成灾。入黄口无建筑物控制,黄河大水时易倒灌,危急市区安全,给未来西区带来了很大的洪水隐患。现状防洪能力仅5年一遇,远小于河道设计防洪标准。二、设计理念与原则传统的水利工程以水工工学为基础的设计理念,在河道设计中注重体现河道实用性,淡化了河道的生态作用,在实践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次设计,在汲取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注重体现河道的生态型、多样性,以达到综合治理,取得综合效益的目的。一以防洪为前提,体现生态化治河理念河道治理按照“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水利与景观、防洪与生态、亲水与安全等方面协调统一。河道设计按照宜宽则宽、宜弯则弯、人水相亲、和谐自然的思想,在保证防洪、蓄水、回灌补源的前提下,将河道建成环境宜人的亲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