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论文-黄河湿地保护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doc
水利工程论文黄河湿地保护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摘要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它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季节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1。为了保护湿地免遭工业化发展的破坏,保护水禽、动植物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加强国家政府间合作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1971年2月在伊朗海滨城市拉姆萨尔,18个国家政府发起签署了湿地公约,目前缔约国已有142个国家,遍及全球各地。关键词黄河湿地湿地保护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中国于1992年3月1日加入湿地公约,并于2000年11月8日正式发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于2004年2月2日通过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4203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海河流域涉及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和山东被列入黄河中下游湿地区,该区天然湿地以河流为主,伴随分布着许多沼泽、洼淀、古河道、河间带、河口三角洲等湿地2。规划中提出了要加强该区域湿地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说明湿地保护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标志3可以概括为连续的河川径流、畅通的水沙通道、无害的水质环境、良性的生态系统、适足的水源供给等几个方面。湿地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保持黄河河流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加强黄河湿地监测研究,对于保护湿地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具有重要意义。1湿地及其与流域的关系11湿地的定义湿地公约中湿地的定义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水域。该定义给出了湿地明显的边界,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在湿地管理上易于操作,对湿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湿地的科学定义4湿地是一类既不同于水体,又不同于陆地的特殊过度类型生态系统,为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界面相互延伸扩展的重叠空间区域。湿地由特定的生物群落及其存在环境共同组成了一种动态平衡系统,该系统中,生产者是湿生、沼生、浅水生植物,消费者为湿生、沼生和浅水生动物,特定的微生物群为该系统中的分解者。湿地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潜育化,湿地与周围相邻的系统有密切关系,与它们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显然,湿地生态系统与河流生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湿地生态系统在河流维持健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