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学类论文-Ⅱ优673水稻示范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doc
农林学类论文Ⅱ优673水稻示范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论文关键词Ⅱ优673;示范表现;栽培技术论文摘要介绍了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673在福建武夷山地区试种示范表现情况,并总结了其丰产栽培技术,为该组合在同类地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Ⅱ优673系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作母本、福恢673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属重穗型杂交籼稻,米质好,产量高,稳产性好,熟期适中,穗大粒多,综合抗性较强,适宜种植区域广。2008年3月5日经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在武夷山市作中稻大面积推广种植。1产量表现2007年在武夷山市水稻示范基地的生产试验中,实割产量78975KG/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51,2008年福建省优质稻品种田间展示中,实割产量86370KG/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244,达显著水平。2007年在武夷山市岚谷乡岚谷村示范种植015HM2,平均产量8368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40。2006年在岚谷乡稍屯村示范种植012HM2,平均产量达88380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228,同年在横源村示范种植02HM2,平均产量为8680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200,达极显著水平。试种示范Ⅱ优673表现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强,在福建省优质稻品种田间展示评比中综合性状表现名列前茅,是2009年福建省主推的优质稻新品种之一。2特征特性21熟期适中,适应性广Ⅱ优673在武夷山市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45D左右,比汕优63迟熟5D左右;作连晚种植,全生育期135D左右,比汕优63迟熟5~7D。在武夷山市适宜在山区、半山区作中稻种植,而且增产潜力较大,应用前景广阔。22农艺性状优良Ⅱ优673属重穗型组合,株高127CM左右,穗长27CM,有效穗240~270万穗/HM2,平均穗总粒数190粒左右,结实率88,千粒重28G;Ⅱ优673苗期长势较旺,分蘖力强,株叶形态好,茎秆粗壮,叶色深绿,叶片直立,剑叶瓦形,抽穗整齐,后期转色好。23抗逆性强根据抗性鉴定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中抗叶瘟、穗颈瘟。在武夷山市3年的示范种植中,均未发现叶瘟和穗颈瘟,有纹枯病和稻曲病。该组合苗期较耐寒,耐肥抗倒,抽穗期耐高温,轻感纹枯病,抗性明显优于对照Ⅱ优明86和汕优63。24米质整精米率652,垩白粒率620,垩白度107,胶稠度860MM,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