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从关注民生的视角看媒体的舆论监督.doc
新闻传播学论文从关注民生的视角看媒体的舆论监督因电信产业的发展与管理事涉民生、国防及经济甚巨,故电信产业向来被视为国家重要事业,其中尤以固网业务为主要关注对象。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目标的确立,从政府到企业都越发强调以民为本的思想,无论在行动上、还是举措上都向重视民生、倾听民意、表达民情、遵照民旨的方向迈进。在新闻界,这种大趋势往往表现为陆续开办的民生热线栏目、不断壮大的民生记者队伍、舆论监督的力度和广度的日益延伸等等。作为与亿万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电信产业,以怎样的心态、怎样的形象、怎样的方式顺应这种社会发展潮流就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何为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新闻本土化发展的产物,在受众本位思想越来越占主导的时代,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娱乐化与服务性备受观众青睐。民生新闻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在形式上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大胆地突破“我报你看”的基本模式,注重观众的参与性和双向交流性,主持人的形象、语言和风格趋于平民化设计。民生新闻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它符合新闻的基本定义和标准,它对真实性、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的新闻价值的判断,以及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新闻价值的辅助性因素的运用,是民生新闻兴起的最重要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以民生为内容、媒介为桥梁、和谐为基调、发展为目的的民生新闻成为主流新闻的一部分。民生新闻体现了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比如时常见诸报端的房屋渗水、看病就医、买菜购衣、就业上学、物价上涨、好人好事、服务态度、消费意识等,无疑为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参照标准和行动坐标。从电信业与媒体沟通的实际情况看,对电信业的价格定位、资费标准、业务办理、售后服务等问题成为目前受众比较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来,电信业在我国的新闻媒体眼中都是相当低调的,在人们的记忆中似乎很难找到曾轰动一时的新闻热点话题。应该说这种埋头苦干、只求发展的新闻策略在通信大发展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随着电信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家运营商的群雄逐鹿,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日渐增强,民生新闻的风起云涌,面对媒体过度谨慎、刻意回避的主导思想将为公众所诟病。人们更加欢迎那些以有责任、敢担当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企业。首先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电信消费涉及到千家万户,人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会十分关心任何影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