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论文-论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对策.doc
刑法论文论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对策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原因未成年人是指年龄未满18周岁的人,目前我国这一群体有4亿人,未成年人是人类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犯罪已引起人类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有人将未成年人犯罪、环境污染与吸毒并列为“三大公害”,它不仅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代人的成长,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最高,在日本14岁20岁的违法犯罪青少年占全国青少年的136,英国为3,美国为5,在我国情况也不容乐观,近年来的刑事作案人员中,14岁至25岁的青少年占60以上,尤为令人不安的是,这些犯罪青少年中,14岁至17岁的未成年人犯罪逐年递增,未成年人犯罪祸及社会,祸及我们的未来,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更有效地防治青少年犯罪,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一、犯罪主体要件特点(一)犯罪成员呈低龄化趋势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与六七十年代相比,未成年人犯罪的平均初犯年龄由原来的17、18岁下降到了11、12岁,现在不少未成年人在11、12岁时就开始小偷小摸了,十三四岁时开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等到十五到十八岁这个年龄段时,已成为犯罪的高峰期了(二)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低龄化的犯罪趋势下,未成年犯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文化素质的低下,使他们缺少起码的鉴别能力,易受到诱导走上犯罪道路,在社会竟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没有与未成年人相适应的文化,就很难找到职业,没有职业,就没有收入,为了生活,为了消费,在正道走不通的情况下,他们往往走上歧途,走向犯罪之路。(三)犯罪呈上升趋势社会的进步和女性的解放,使得女性参与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女性犯罪也随之呈上升趋势,成为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之,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很多,远不止以上所列的几点,医生给病人治病需要了解病情特征,目的是治病救人,我认为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目的是对症下药防治未成年人犯罪。二、犯罪的形式特点(一)团伙犯罪和流窜作案现象严重由于未成年人个体力量小、能力差、经验少,这使得他们在犯罪时乐于结伴,离家出走的他们在没有生活基础与能力的前提下,境况会很容易变得困顿,因而被不良因素吸引,异地犯案成为流窜犯。从某市公安机关侦破的团伙案件来看,在由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