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它相关论文- “审议意见”应规范为常委会集体意志的体现.doc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审议意见”应规范为常委会集体意志的体现审议意见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经常使用的,在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后形成的一种综合性书面材料。由于法律、法规对此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对审议意见的认识与运作不尽一致,审议意见所产生的作用与效果也各有差异。为此,我们就此进行总结和探讨。审议意见应是常委会集体意志的体现审议意见是人大常委会集体意志的体现,还是组成人员个人的意见、建议,这是界定其性质、地位、作用,规范其运作程序的焦点问题,也是当前对这个问题诸多探讨中值得统一认识的关键问题。我们认为从地方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需要,为增强审议监督力度,提高审议监督实际效果,亟需将审议意见作为常委会集体意志的一种独立的法律形态。理由是第一,这适应了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实际。目前人大常委会每年审议本级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包括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很多,议而有决作出决定或决议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则处于议而未决的状态。但是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当中,确实有许多重要意见虽然不作出决定或决议,而确有必要认真处理、落实。要求常委会对审议的各项工作报告,每一项都作出相应的决定或决议,既不现实也没必要。而如果把审议中形成的重要意见视为人大代表建议的意见,既缺少应有的监督刚性,又不利于来自代表的组成人员作用的发挥,这就提出了务必寻求一种高于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又低于决定、决议法律地位的一种形态的需求,而从目前实践看,把审议意见作为常委会集体意志的一种独立的形态,是最适应上述这个需求的。第二,将审议意见作为常委会意志一种独立的法律形态,基本上已成为不少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共识。一些省市人大常委会还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对审议意见的运作进行了规定。这些都为国家对其进一步做出具体的法律规范,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起到了先期试验的作用。从各地运作的实际情况看,确实有力地强化了审议监督的力度。第三,审议作为人大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被经常性地运用于人大工作中,但从地方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实践看,审议这种经常被运用的监督形式,却是缺乏监督刚性的,往往是审完就了。可以说,不少审议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监督的意义,流于程序形式。明确将审议意见作为常委会意志一种独立的法律形态,充分发挥其作用,有利于强化人大常委会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有利于强化与完善我国民主监督制度;有利于提高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水平和质量。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