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对印度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乐观分析.doc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对印度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乐观分析2000年5月11日,印度官方确认该国人口突破10亿大关,政府颁布国家人口政策2000成为印度历史上首次制订的计划生育纲要性文件(注①李文云“印度人口突破十亿”,人民日报,2000年5月2日。),印度人口以及带来的压力问题引起本国和世界的关注。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印度在成功地处理了国际收支危机后,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1(注国际统计年鉴,2000年。),成为世界上又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就经济潜力而言,印度和中国一样,拥有令人兴奋的前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印度的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便就很有意义。一、评价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标准。在论证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时,目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证上都还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正如伊斯特林EASTERLIN所言“没有证据证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系统相关关系究竟是正的,还是负的。”(注李建民、王金营“中国生育率下降经济后果的计量分析”,人口与经济2000年第1期,第8P16。)这样,在评价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时便缺少一个统一的科学标准。人多一定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吗仅从人口密度上来讲,根据资料(注国际统计年鉴,2000年。),1998年的人口密度印度是每平方公里295人,而中国香港6690人,日本334人,韩国469人,英国239人,德国230人。这些国家或地区并不认为人多是其主要的人口问题,有的国家还苦于生育率低和劳动力短缺。因此把人口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妨碍是不科学的。在讨论印度人口对经济增长造成巨大压力可考虑人口与消费、人口与投资、人口与分配、人口与就业、人口与耕地、人口目标与经济目标等。本文主要从需求角度探讨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妨碍按现代马尔萨斯主义观点是从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通过如下途径实现人口增长总体消费所占比例大杜会积累比例少储蓄、投资受限制经济增长受限。这样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关键在于按照这样的途径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二、对印度19911998年(注本文选取印度19921998年的数据,是因为1991年6月拉奥上台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印度对传统的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了大胆改革,1991年7月发布了“经济改革计划”,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口与投资的实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