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doc
政治其它相关论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内容提要】中共十六大对党的性质做了新的表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突破和创新,它对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深化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义重大。【关键词】党的性质/政治文明/新思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党的性质做了新表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第49页,第15页,第55页,第31页,第15页。这一新表述将党的阶级性、人民性、民族性联系起来,统一起来,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方向,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这不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也是一次重大突破。它对于新时期深化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是阶级斗争的理论。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是无产阶级政党学说。中共十六大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突破和发展。它扩大了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强化了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使社会主义政治哲学更合乎当今世界社会文明发展的潮流,更能反映当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体现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因而更富时代感,更具指导性。在20世纪初开始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国家政权的核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是建立在阶级斗争理论基础上的,因此,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变革和发展,必然涉及到阶级、阶级斗争及其相关理论的变革和创新,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发展来说,这种变革和创新是一个带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历史性课题。19世纪初,伴随着激烈的阶级斗争,欧洲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英、法、德等国的工人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批支持对资本主义社会实行彻底改造思想的共产主义者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