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的问题与对策.doc
职业教育论文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的问题与对策摘要中小学开展教师代写论文合作研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促使教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然而在实施中,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合作动机不强烈,合作研究流于形式,评价体系也不完善。因此,必须加强教育科研与实践的合作,进一步明确共同的合作目标,激发教师合作研究动机,健全相应的管理与评价机制,保障合作研究的顺利进行。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合作动机;评价体系教师合作研究是指在教育实践中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教师在异质小组中共同活动,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研究成果的策略体系。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学习过程,符合国际教育发展的规律,同时,它又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使教师个体行为成为共同的行动,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开展教师合作研究,培养教师反思实践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研究方法。这种立体范式的研究方法可以极大地促进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一、当前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中面临的问题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被看做是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有效途径,但在现实中常常走入困境。1.学校对教育科研重视程度不够,理论与实践不能同步发展,指导力度不够教育理论的持有者即专家和研究者们进入真实的学校生活中后,学校领导常常由于种种因素,例如害怕打乱教学计划,影响教学进度和学生成绩等,不愿意完全展示问题症结,对教育科研在时间、人员、经费上不愿投入太多。而且,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教育目的、教授科目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也使学校各级人员与专家学者们产生沟通的障碍。结果,专家和研究者不能促进合作研究和解决真正的问题,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也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所以,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不能与教育实际相匹配,是制约合作研究发展的瓶颈。合作研究的主要现场为学校。开展合作研究,必然牵扯学校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再说,教学质量是评价一所学校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而教育研究、教学改革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提升教学质量的,学校会面临来自政府、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学校的领导及行政人员由原来带头进行研究活动,渐渐变得不反对也不提倡,很多时候是不了了之,参加几次讨论会后就悄无声息,最后写几篇论文匆匆结题。这样,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很难充分调动起来,教师进行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研究工作不会令人满意。2.教师缺乏合作研究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