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中美合作办学面临的挑战 .doc
职业教育论文中美合作办学面临的挑战摘要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并对我国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国的高职院校实施中外合作办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尚还缺乏成功的办学经验,一些共性的问题还有待探讨、解决。本文通过对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在中美合作办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指出了高职院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并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构想。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挑战教育模式随着教育事业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并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管理经验,以大力促进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从而有效地加强了国内学科建设的合理化程度。同时,通过中外教师的双向交流,还可以提高我国的师资素质及横向的科研合作能力,从而增强了教育的整体竞争力,促进我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对于办学历史较短、缺乏管理经验的高职院校来说,更是亟需在学院建设、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向职业教育办得好的国家学习。由此可见,中外合作办学对于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国际化、引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和拥有较强职业竞争性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008年2月,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与美国贝茨技术学院BATESTECHNICALCOLLEGE,USA签署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机电专业的合作办学协议。当年9月,学院迎来了首批“贝茨班”BATES班的新学员。成功的中美合作办学,对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课程模块、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还拓宽了对国际教育资源的利用渠道,为引进国外先进的职教课程体系提供了机遇。但是,中美合作办学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尤其是从事“贝茨班”教学的相关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鉴于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合作办学的成败,笔者认为需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并更新教育观念。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从而难以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性的成长。尽管人们早就意识到传统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端,也曾试图改变它,但是我国的教育土壤和教学条件等因素限制了改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