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对专业群建设的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探讨.doc
职业教育论文对专业群建设的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探讨论文摘要当前,各高职院校为提升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正加强专业群建设。作为各专业群公共课的思政理论课,应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适应专业群建设的需要。本文提出教学模式改革的构想根据不同专业群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调整;与专业基地实践相结合开展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建设一支稳定的专业群对口的专职教师队伍;采取知行合一的综合性考核方法。论文关键词专业群;实践教学;专职教师专业群建设是学校整体水平和基本特色的集中体现,决定了一个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也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专业群建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重点,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深化课程改革,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构建知识技能模块,优化教学内容。笔者认为,作为各专业群公共课的思政理论课,也应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适应专业群建设的需要。基于此,提出专业群建设背景下的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构想。一.根据不同专业群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调整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思政理论课的教学首先要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为专业学习和研究服务。所以要不断调整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力求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结合上,寻找最合适的切入点与契合点。笔者以为,比较合适的契合点便是根据不同专业群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知识的不同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首先,多元智力理论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智能类型及学习类型的表现,所以个体对思政理论课知识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以教材为唯一教育资源内容的选择方法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多元化的发展。而一个专业群内学生的智能类型是具备一定共性的。这就需要大力开发具有专业和专业群特色的教学内容。唯有如此,教学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每位学生不同的特点,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其独特的智力特征。其次,每个专业群的学生都面临一定的职业岗位群,而不同的岗位群对学生提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对不同专业群来说,要培养的人才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有不同偏重的。教学内容也应根据培养目标而有所侧重。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调整上,一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