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职业教育大众化与就业问题 .doc
职业教育论文职业教育大众化与就业问题〔摘要〕职业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切莫窄化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重新认识其功能和作用,国民教育结构体系需要重新划分,才能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的传统障碍;职业教育大众化是强国之路,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国情的选择,必须引起国家的充分重视,需要当作第一要务来抓。〔关键词〕职业教育大众化就业职业教育大众化的本义是指职业教育的普适性、普及性、生活性、生产性的行动状态。国际社会也一直在倡导一种教育发展理想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逐渐走向融合。①尽管这种教育理念实现进展很缓慢,但是人们一直没有停止探索。面对21世纪,对于我国来说,发展职业教育目前最直接、最现实的就是要为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服务,提高公民素质,走大众化的道路为全面实现小康服务。一、职业教育大众化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一职业教育大众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一直讲了那么多年,老百姓始终缺乏热情,深层原因是它的现实发展水平与人们的真实需要还是不相称的。国家政策框架中的实施保障措施还不得力,还不能有效地约束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有些措施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一般号召的多,具体落实的少”,没有完成预期的发展目标。社会评价地方教育的政绩还是以升学率为标准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问题还没有解决。我国仍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阶段,产业结构和就业制度还处在调试之中,还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客观地讲,除了国外的独资企业,目前国内的许多就业岗位仍是显性的或是隐性的关系就业、人情就业,还没有进入完全的劳动力市场状态。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职业教育大众化的最低要求应使所有从业者在初次就业时,至少要经过3个月以上的职业技术培训,才能上岗,以提高工作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形成制度,规范要求是必然的。每个从业者须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背景记录。理想化的要求就是社会的各级各类岗位都要严格实施就业准人制度,施行资格证书制度,提高社会的整体发展质量。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为职业教育大众化开辟了途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倡导下,2001年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发展到469所,使职业教育在低、中、高层次上相互衔接发展有了基础。我国城乡从业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技术阶段的需求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