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论文-试论委婉语的跨文化现象 .doc
语言文化论文试论委婉语的跨文化现象摘要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瞢追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委婉语的使用上也存在许多差异。本文对中、西委婉语跨文化现象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其内在联系。关键词委婉语;文化;对比研究委婉语,又称婉曲,或讳称,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英文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词头EU一的意思是GOOD好,词干PHEMISRN的意思是SPEECH言语,整个字面的意思是WORDOFGO0DOMEN吉言,有人称其为语言遮羞布。英语是F国际性的语言,其委婉语的使用尤为广泛,它在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语国家的习俗和社会文化。而同为世界最重要语言的汉语,同样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博大的文化,其委婉语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对它们进行跨文化的对比,找出其共性与差异,有助于揭示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以与大家共飨。英语委婉语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EUPHEMISMS和文体委婉语STYLISTICEUPHEMISMS。所谓传统委婉语,是与禁忌语密切相关的。如生、死、病、性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就是禁忌语,给人的感觉是粗鄙、生硬、无礼;反之如果间接表达,就是委婉语,给人的印象是典雅、含蓄、中听、有礼。所谓文体委婉语,实际上是恭维语,溢美之词,与禁忌语无关。死亡是人类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不同,所反映出的对死亡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基督教在英语国家的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多半来自圣经,与基督教信仰密切相关。许多基督徒都相信来世和原罪之说,在他们看来,死亡就意味着TOGOTOHEAVEN进天堂、TOBECALLEDTOCOD被召唤到上帝那ORTOCANCELONESACCOUNT销账。基督教认为在最后审判中,人人都要把记载自己在世上所作所为的账本交给上帝审判。在中国,没有一种宗教能像基督教在英语国家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汉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体现的是多种思想体系和宗教信仰,表达的是对人生、死亡不同的看法。首先是起源于孔子时代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家观点认为,人的自然生命可以完结,但其高尚精神和道德都将永留人世。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指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