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论文-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热潮分析.doc
银行管理论文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热潮分析一、序言银行改革是中国改革战略的核心内容,以提高对庞大私人储蓄的配置效率。过去20年的银行业改革是中国金融开放的一部分,它将原本单一的银行系统变成商业借贷和中央银行职能彼此独立的多层次系统。对国有四大银行中的三大银行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至2005年底,这三家银行都宣布引进了占少数股权的外国战略投资者。这三家银行亦完成了首次公开上市。使银行业面临更多外部竞争是中国政府力图提高银行业效率所采取的各项举措中的一种,其他还包括加强金融创新、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中国银行系统近年来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外资参与的增加。在华外资银行开展业务或直接建立分行和分支机构,或通过持有中资银行少数股份的间接形式。非直接参与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在2005年,几乎所有的大银行都有了外国战略投资者。2004年6月以来,外国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的出资已超过170亿美元II。本文借鉴外资银行在其他新兴市场的国际经验,回顾了外资对中国银行业的进入情况。相对而言,直接参与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增加,因为根据WTO协议,仅剩的一些限制在2006年12月11日已取消。与其他很多新兴市场或者转型经济体不同,中国的国内银行有完善和广阔的分支机构,因此外资银行直接渗入市场并不容易。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外资是以直接收购或者控股的形式,但是外资对中国银行业只有少量股份、管理权限也很有限。因此,外资对国内银行的核心业务,尤其是在风险管理方面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是值得商议的。很多战略投资者与国内银行在非核心业务,如信用卡业务领域签订了合作协议。在这些领域,外资银行的技术优势和全球网络能提高效率并有助于开拓市场。总体而言,如果东道国能提供合适的激励和足够的机会,国际经验的主要启示是外资银行能带来重要收益。无论如何,不管是否有无外资参与,中国的银行系统都需要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继续进行结构性变革,以更有效地配置中国庞大的国内储蓄。二、外资银行在中国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的直接活动仍然受到限制。截至2006年9月底,外资银行仅占银行总资产的18。与其他类型的银行机构一样,外资银行同样受到中国银监会的监管,其人民币业务也受到重要限制,主要在对个人提供银行服务方面。最近,外资银行作为国内银行的少数股权投资者开始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外资在进入中国银行业时主要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