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论文-数据大集中――网络时代银行业不能回避的话题.doc
银行管理论文数据大集中网络时代银行业不能回避的话题WTO如期而至,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遵循技术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我国银行业电子化的基本架构和实施方式,是发挥银行自身优势,尽快融入国际金融大家庭,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我国以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业务覆盖全国的综合性银行来说,实现全国性数据集中则是网络时代迎接国内国际挑战的必然选择。一、中国银行业实现全国性数据大集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银行业实现全国性数据大集中的必要性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银行业各类客户的经济活动方式和地域范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客户结算半径的扩大,要求银行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结算和支付手段。这就需要我国商业银行打破传统的基于省域范围甚至更为分散的地域性条块分割的分散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依托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进行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实时的、全国性的金融产品和多样性、个性化的新型服务渠道,建设一个集中统一的全国性的数据集中处理环境,实现银行全国性数据大集中是大势所趋。现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都已拟定了各自的全国数据大集中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有的行已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总体看来,实现全国性数据大集中将会给中国银行业带来许多有利条件,有利于增强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1)有利于实施和建立一级法人体制下的法人授权机制及分支机构等级管理体系,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实现银行业务的集中监控和风险防范,有利于完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2)有利于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实现稳健经营和深度效益的挖掘,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金融服务,促进业务处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缩短金融产品的创新周期。(3)有利于改革银行内部核算层次,加快银行资金的流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4)有利于集中、引进和保持优秀的技术资源,加强技术、业务和生产运营的统一、规范化管理,提高软件开发和系统运行的质量,促进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5)有利于实现电子化建设的规模效益,树立金融产品的品牌形象,为社会提供统一、规范、高效的金融服务。(6)有利于实现全行经营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访问性,奠定客户关系管理的数据基础,挖掘客户关系及其价值,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理念。2银行业实现全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