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论文-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研究.doc
银行管理论文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研究摘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主要存在商业银行存差持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和商业银行信贷反弹过快等四大表现。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其会对我国的经济金融造成一些危害,为此,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对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金运用边际收益;以利率为主要变量,实施收益精细化经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发展零售和批发业务;加快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探索“走出去”战略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发展以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货币供应量;资产结构进入新世纪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持续宽松的状态。特别是2005年以来,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突出。如何有效解决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升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的运营效率,是摆在银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一、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就商业银行而言,流动性过剩是指当其持有的资金超过了维持必要流动性所需的量,并为此承担较高资金成本时,我们就称之为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金融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其持续发生已严重困扰着中国经济发展,而且流动性过剩也是银行经营风险的一种表现。当前,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商业银行存差持续扩大。自1995年以后,银行存贷关系从原来的贷差转向存差,存差数额从1995年的3000多亿元快速增长到2006年末的11万多亿元,并且还有加速的趋势。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经营格局下,存差快速扩大与贷存比持续下降是流动性过剩的一种直接体现。特别是2004年国家实行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以来,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增速明显低于存款余额增速,而且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贷存比大幅下降见表1。2006年末,金融机构存差达1101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8;存量的贷存比为6717,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大约只有67元转化为贷款投入实体经济领域,其他资金则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体内循环。第二,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超额准备金既可以发放贷款增加资产,又可以支付存款减少负债,其金额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是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另一个重要表现。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