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类论文-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doc
心理学类论文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摘要】心理素质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条件,它为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良好品德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负担挫折教育研究据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3万余名中小学生的科学检测,发现约有32有心理异常表现。另有一项心理测试的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仅只有17,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不完全合格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心理缺陷的困扰,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指导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有着现实的重要性、紧迫性。下面就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实施挫折教育等方面谈谈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1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造成学生心理负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直接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老师和家长要求过高,导致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其二是教不得法,课内损失课外补,使学生疲于应付,产生了厌学情绪;其三是评价手段不当,学生往往对学习,特别是学习成绩好坏产生紧张心理。因此,要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1学校、教师多和家长联系,减轻家庭对学生的压力大凡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愿望,希望子女考上高一级重点学校,将来能有一份好的工作。而重点学校的招生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得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尽管教育部曾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各种宣传媒体也竞相报道了全国各地教育部门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但忧心忡忡的家长却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表现出极大的宽容、理解和支持。学校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老师要帮助家长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家庭关系,走出重才轻德,“按分付爱”的家教误区。1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减轻学校教育给学生的心理压力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一些教师观念陈旧,业务素质偏低,对教材挖得不透,只能是课上“满堂灌”、“满堂问”;课下搞“题海战”,致使学生厌学情绪有增无减。由此可见,教师只靠旧有的知识很难雄踞讲台,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特别是在教学方面,要研究教材、教法,不能把学生当成“加工”的对象或“复印机”。更重要的是要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