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学承担.doc
现当代文学论文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学承担摘要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理想社会形态。“和谐社会”的内涵既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之间的协调,又包括社会本身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各种组织、各个阶层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社会和谐的核心是人自身的和谐,人的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文学是关乎人的情感与审美的学问。它为人们构建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安顿一个精神的家园。文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承担着维护“三个家园”的重任,即建设人的心灵、呵护人的精神家园;培育国民的环保意识、守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塑造国民的民族精神,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家园。关键词和谐社会;文学担当;精神家园;民族精神“和谐社会”理念是继我国古代“大同社会”、“小康社会”和“小国寡民社会”等理想社会形态之后,我党在新时期基于国内现实和国际形势的诸多挑战所提出的应对策略,是我党对于理想社会形态的又一次伟大理论创新。自从“和谐社会”理念提出后,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就“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背景、内涵、特征、发展途径等问题展开了系列研究,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但在众多研究成果当中,有关文学学科在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该承担什么以及如何承担问题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与不足。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状况而展开的研究。“和谐社会”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和谐社会”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之间的协调;狭义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本身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各种组织、各个阶层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如果从和谐社会建设大的方面来讲,以人为中心,则可体现为四大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在这四大和谐关系中,人与自身的和谐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根本。只有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了,其它的三大和谐关系才能够充分实现。也就是说,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是“人心”的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文学所关注和研究的范畴。在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自然科学为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提供强大力量;社会科学为构建高度的社会政治文明提供理论与制度支撑;那么人文科学(文学、史学、哲学)则为社会构建高度的精神文明提供思想动力和辩证智慧。人文科学中的文学学科,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在场,应该有所承担。在今天这个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