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复杂的人物 丰富的内涵.doc
现当代文学论文复杂的人物丰富的内涵关键词色戒青春人物主题摘要张爱玲小说色戒中的女主人公王佳芝是一个相貌出色、才华出众的女大学生,又是一个“不彻底”的青春杀手,具有平凡的小人物的特点。作为一个文学形象,王佳芝有其丰富复杂的青春、人性与叙事学意义。色戒以王佳芝为典型写出了青春生命的非理性特点,揭示了青春阶段某种意乱情迷的状态以及青春同周围世界的矛盾冲突。青春是多情的,而世界是残酷的;青春是幼稚的,而世界是老辣的,这正是青春的脆弱之处,也正是人生的苍凉所在。王佳芝的悲剧结局,给世人特别是青年人留下深刻的“色”与“戒”的思索。1978年4月11日,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在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发表。后来张爱玲在皇冠出版的续集自序中说,色戒是在1953年开始构思的。张爱玲为写作色戒这样一部短篇,竟耗费了整整25年的时光,这在张爱玲传奇式的创作生涯中是不多见的;另一方面,短篇小说色戒扑朔迷离的主题呈现出丰富的多义性,使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下面笔者尝试通过对作品故事情节以及主人公形象进行分析,进而探讨色戒主题思想的丰富内涵。色戒情节概要日伪时期,广州沦陷,岭南大学迁至香港。热血青年们心血来潮,决定设下圈套谋刺来到香港的汉奸易先生,最终选定让话剧社的骨干分子王佳芝施展美人计。不料想易先生突然返回上海,暗杀计划随之流产。珍珠港事件后,学校又迁回上海,王佳芝却留在了香港,因为她不愿再面对过往。两年后,同学们却再度向她发出召唤,让她到上海完成未竟的暗杀事业。小说色戒的情节展开在王佳芝来到上海后,以“麦太太”的伪装身份出现在易太太及其“闺密”们的牌局上。王佳芝要在今晚假借“修耳钉”的名目把易先生骗到暗杀地点珠宝店。她惴惴不安,借故离开,在南京路上的咖啡馆等候易先生。在焦虑的等待期间,从前的种种复杂心绪掠上心头。王佳芝想起与易先生的种种暧昧情景,以及这两年的经历,内心五味杂陈、徘徊不定。易先生终于来了,他尽管心狠手辣、老谋深算,却也想不到眼前这个跟自己暗度陈仓两年之久的“小情人”会是刺客的布局。去珠宝店的一路上,王佳芝都在思忖易先生是不是真的爱过自己,想的全是小女人那些患得患失的心思。珠宝店外,刺客隐身。王佳芝内心无比焦虑。在易先生低头为她挑选戒指的一刹那,王佳芝从他脸上的笑容突然感受到这个男人对自己的“爱”,于是在紧要关头示意易先生快走。大汉奸心领神会,趁机溜走。小说色戒的结局是,南京路很快被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