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论班吉的后结构主义象征意义.doc
现当代文学论文论班吉的后结构主义象征意义摘要在后结构主义视域下,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是一个反对西方思想传统中的语音中心主义、逻辑中心主义和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象征性人物。在他的“声音”THESOUND与“愤怒”THEFURY中,语音与意义是分离的;意识流的无序时空实际是能指与所指的断裂而游弋的表现;他的“嘟嘟哝哝”只是能指意蕴庞大的符号而无沟通意义;这个人物的主体性根本无法建立,最终只能“可怜巴巴地干嚎着”,发出“世界上所有无言的痛苦中最最严肃、最最绝望的声音了。”关键词福克纳;后结构主义;喧哗与骚动;语音中心主义有人问一个俄国舞蹈家,她跳的舞是什么意思,她回答说“如果我能用几句话来表达,我何必那么麻烦地跳舞”同样,96000多字的喧哗与骚动又岂能从一种解读角度、用一种分析方法解读其全部意义因此,研究者用各种方法、从各个角度尝试解读福克纳这部伟大作品。对作品的追问从其诞生那刻起就开始了_,也许会一直持续下去。伟大作品之伟大,也许正在于对其不同的追问方式。意义在不同的时空中吝啬地一点点彰显,其魅力跨越时空,在不同探索者心中永存。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好的小说家之一,也是美国小说家中被评论最多的一个。瑞典科学院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的概括是美国南方伟大的史诗作家与20世纪小说家中伟大的实验主义者。“ITISATALE/TOLDBYANIDIOT,FULLOFSOUNDANDFURY/SIGNIFYINGNOTHING”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喧哗与骚动第一部分叙事者的选择在现代小说史上可能是空前绝后的,就是因为叙事者班吉是一个白痴。自从这个文本问世,人们就在追问,福克纳写的这部“痴人梦语”文本表达了什么呢应当如何解读弗莱在其名著批评的剖析中强调,批评家必须创造性地进行批评,批评的任务不只是为了追求一部文学作品的原初之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性地研究它在不同关联域中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是无限地发展的。文学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诗学的方法,一种是解释学的方法。乔纳森卡勒在文学理论中认为“诗学以已经验证的意义或者效果为起点,研究它们是怎样取得的。而解释学则不同,它以文本为基点,研究文本的意义,力图发现新的、更好的解读。”本文尝试从后结构主义理论视角解读文本的这个核心人物,希望使这个开放性的文本增加一种新的视角与阐释。一、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原是哲学领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