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doc
职业教育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摘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以“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为主旨,这就要求我们树立“自由的”创新的校园环境,打造高效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一、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1956年,哈尔滨大学首先创办了“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学科分支的细化,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都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确实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在创新模式下教育理念下,以信息化核心技术的计算机技术的教育还尚有缺失,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陷入了“死记硬背”的瓶颈,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真正适应实践工作和适应市场与产业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计算机人才没有能充分就业的原因之一。面对这一现状,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各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三、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1加强创新能力的宣传,营造“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把创新作为一种校园文化。高等院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单靠学校某一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做不到的,需要全校都提高认识,上下齐心协力去做,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校园“论创新、学创新、行创新”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要鼓励学生学术自由,成为学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