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谈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主性的提升.doc
职业教育论文谈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主性的提升摘要我国职业教育问题产生代写论文的根源在于学科自主性的缺失。因此,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学科自主性的构建与提升。职业教育学科自主性的提升首先仰赖于强化学科意识,建立职业教育共同体,这是学科自主的前提;加强理论研究,完善职业教育学科体系是学科自主的核心;以政策参与为突破口,争取职业教育学科自主权利是学科自主的关键;而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形成职业教育学科特色模式则是学科自主的重要保证。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科意识;共同体;政策参与;证书制度职业教育既然是有别于普通教育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类型,那么他就必然有其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本质特征、理论体系和发展模式。这种本质特征的厘清、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发展模式的选择都有赖于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互动在实践中探索规律,用规律指导实践。但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来看,单薄的职业教育研究在轰轰烈烈的职业教育实践面前显得过于微不足道,而职业教育研究的不足又带来了职业教育实践的茫然无措,各种职业教育问题的日益增多和研究的滞后,也造成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偏离,使职业教育一直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发展状态,职业教育缺乏发展“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科自主性的不足和缺失。因此,我国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学科自主性的构建和提升。一、强化学科意识,建立职业教育共同体任何一门科学的成熟、发展固然有多方面的条件,但高度自觉的学科意识无疑是其灵魂,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综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外力推动型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经济和社会中心型”;发展职业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工作和政策促进型”;发展职业教育的手段则主要是靠“行政和权利驱动型”等,这导致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非理性状态,没有实质性的“学科化”。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是依靠其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而是经由外部世界决定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忽视了职业教育自身的学科特征。在当今我国的教育类型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最典型、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学科体系或者说是理论研究工作的差别。从发展历史来看,职业教育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前,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均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工作者队伍,包括研究人员、教学人员、管理人员等,而且有自身独特的自组织系统相对完善的经费投入体制、固定的人员培养输送渠道、完整明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