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经济论文-略论流坑古村旅游发展战略的定位.doc
行业经济论文略论流坑古村旅游发展战略的定位论文关键词流坑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论文摘要流坑旅游发展应抓住旅游资源特点,找准当地经济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旅游产业和发展目标的定位,分析旅游市场拓展的方向和旅游形象的定位。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西南部,距县城38公里,离所属牛田镇6公里。现有居民926户,4305人。总面积361平方公里,耕地3422亩,山林57700亩。流坑村以其建筑古朴典雅、文化积淀深厚、历史遗存丰富而引起世人的注目,逐渐成为江西省内外的旅游热点之一。为了进一步搞好流坑的旅游开发,乐安县委托有关单位编制流坑旅游发展规划,学术界也不断有关于流坑古村旅游开发的讨论文章发表。然而,流坑古村的旅游开发究竟怎样搞,我认为,首先应该找准流坑古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要结合对流坑旅游资源的定位,考虑流坑旅游发展战略中的旅游产业和目标的定位、要结合对流坑旅游资源的定位,考虑流坑旅游发展战略中的旅游产业和目标的定位、旅游市场产品市场和客源市场和旅游形象的定位,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一、流坑旅游资源的定位从旅游资源来说,流坑主要是人文资源,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要特色。村中现有500余栋各类建筑,明清建筑及遗址就有260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就有19处。在这些传统建筑中,有古典风范的民居建筑,有幽雅别致的庙宇建筑,有宏伟壮观的宗祠建筑,有功能各异的文化建筑如纪念性楼堂、文馆、戏台、牌坊等,还有店铺、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村墙、古村门、古桥、古墓、古塔遗址等,可以说,流坑的古建筑涵盖了我国古代农村建筑中的各种类型。流坑村内还有颇多的由于数代同堂或以血缘关系聚居所形成的建筑组群。加上流坑董氏祖先以“天人合一”的理念为依据对村庄进行了合理、科学的规划布局,延续至今格局没有大的改变。这些,都使流坑成为一个规模宏大,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群落。此外还有精美的书法、雕刻、绘画、傩戏、民俗等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早在1997年,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同志在考察了流坑之后就指出“流坑村的历史,从五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延续时间之久,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之高,建筑艺术之精美,保存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恐怕是国内其它地区的古村落所不能比拟的。”他为流坑欣然题词“千古第一村”。2001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将流坑作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并确定了21处古代建筑或古建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将流